[发明专利]一种原位测试锂离子电池电势分布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7197.7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5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颜果春;刘鑫剑;王志兴;王接喜;秦钱万;李新海;郭华军;彭文杰;胡启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H01M10/0525;H01M10/058;G01R1/02;G01R31/385 |
代理公司: | 长沙轩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3235 | 代理人: | 李崇章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测试 锂离子电池 电势 分布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原位测试锂离子电池电势分布装置及其测试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正极机构、第一隔膜、参比机构、第二隔膜、负极机构和电解液。在负极、正极不同位置分别安装引线,同时在电池内部加入参比电极,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或充放电停止时刻监测不同引线与参比电极之间的电压,可实时获取电池内部的电势分布。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快速测定电池内部的电势分布,为设计出内阻更小、电极利用率更高、循环性能更优的电池提供助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原位测试锂离子电池电势分布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绿色无污染、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广泛应用于交通、通信、储能等领域。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大规模应用,人们对其能量密度、安全性、内阻、电化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对电池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锂离子电池是一个涉及电化学、电学、物理学的多学科交叉复杂体系,其内部存在电势分布、电流分布等诸多电场特性。电势分布和电流分布是衡量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电势分布均匀的电池具有更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而电势梯度过大的电池内部极化、应力过大,容易加速电池的老化,也会降低电极的利用率。另一方面,电池的尺寸、长宽比、电极厚度、极耳位置等设计都与电池的内阻、电势分布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然而,目前并无相关资料报道测试电池电势分布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位测试锂离子电池电势分布的方法,以解决电池内部电势分布难以测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原位测试锂离子电池电势分布装置,所述装置具体包括:负极机构、第一隔膜、参比机构、第二隔膜、正极机构和电解液;
所述负极机构包括负极极耳,负极极片和多个负极引线,所述负极极耳设置在负极极片的一侧,所述负极引线均匀设置在负极极片上;
所述参比机构为中间带有绝缘层的金属丝,两端为去除绝缘层的金属丝,其中除去绝缘层一端经缠绕折叠;
所述正极机构包括正极极耳,正极极片和多个正极引线,所述正极极耳设置在正极极片的一侧,所述正极引线均设置在正极极片上;
所述第一隔膜将所述负极机构和参比机构分开,所述第二隔膜将参比机构和正极机构分开;
将所述负极机构、第一隔膜、参比机构、第二隔膜、正极机构进行叠放并封装后注入电解液。
进一步的,所述负极引线和正极引线为两端去除绝缘层的带有绝缘层的金属丝,所述金属丝包括银丝、铜丝、镍丝、铝丝、铂丝。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极耳为铝带,所述负极极耳为镍带,所述极耳焊接在相应的极片上。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原位测试锂离子电池电势分布测试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取多根带绝缘层的金属丝,将金属丝两端绝缘层去除1-2cm,并将去除绝缘层金属丝酸处理、烘干获得处理后金属丝;
将正极浆料、负极浆料分别涂覆在极片上获得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并将处理后金属丝的一端涂覆上粘结浆料,获得带有粘结浆料的金属丝;
将所述带有粘结浆料的金属丝粘结在正积极片和负极极片上,并烘干获得带引线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
将正极极耳、负极极耳分别焊接在带引线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一侧,获得正极机构和负极机构;
取一根带绝缘层的金属丝,将金属丝一端去除绝缘层1-2cm,将另一端去除绝缘层8-12cm,并将去除绝缘层金属丝进行酸处理烘干,再将去除绝缘层8-12cm的一端缠绕成团,获得参比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71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MES的生产信息管控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工业生产信息的管控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