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静电数据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6296.3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1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柳健;陈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麦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3/02 | 分类号: | C08L53/02;C08L75/04;C08K5/098;C08K9/06;C08K3/04;C08K3/34;C08K13/06;H01B3/30;H01B7/17;H01B7/18;H01B7/22;H01B7/28;H01B1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国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04 | 代理人: | 王少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数据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静电数据线,以SBS、SEBS和TPU为基材,添加润滑剂,相容剂和表面改性氧化石墨烯、抗氧剂、抗静电剂等功能助剂制得的改性TPR作为数据线外皮材料,制得的数据线具有抗拉强度高、柔韧性好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弹性、耐候性、耐磨性、抗老化和防静电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线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静电数据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数据线的作用是来连接移动设备和电脑的,以达到数据传递或通信目的。数据线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数据线本身在接触、摩擦、碰撞下会产生静电,另外其使用者因气候、穿着衣物的摩擦等原因下,身体会产生和积累静电,在数据线缺少防静电保护设置的情况下,使用者身体表面的静电也会传递到数据线内部。静电不仅会对信号传输产生干扰,还会对IC芯片造成破坏,影响数据线的使用寿命。现有的数据线防静电等级都较低,无法有效的阻止高强度静电对数据线的破坏,安全性较低,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数据线的外皮材料通过挤包机高温熔融、挤出包覆于数据线线体的金属编织层表面后,需要进行冷却处理,但是TPR(热塑性丁苯橡胶)制品成型时若遇骤冷,表面有明显的缩水纹甚至发生龟裂,严重影响数据线线体的外观及性能,需要对冷却装置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静电数据线,屏蔽性能和抗干扰性能好,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静电数据线,包括数据线线体;所述数据线线体包括外皮;
所述外皮的材质为改性TPR;
所述改性TPR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SBS 80-100份、SEBS 50-80份、TPU 30-50份、润滑剂30-50份、功能助剂5-10份、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5-10份。
SBS(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具有优良的拉伸强度,表面摩擦系数大,电性能优良,加工性能好等特性,主要用于橡胶制品、树脂改性剂,原料价格较低。
SEBS(氢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不含不饱和双键,因此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老化性,能与多种聚合物共混,原料价格较高。
TPU(热塑性聚氨酯)具有较好的弹性和机械性能,原料价格较高。
优选地,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盐;所述硬脂酸盐包括:硬脂酸锌、硬脂酸钙中的一种或组合物;所述功能助剂包括表面改性氧化石墨烯、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抗静电剂。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主抗氧剂1010(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辅助抗氧剂168(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的组合物;主抗氧剂1010的用量占抗氧剂总量的50%-90%,辅助抗氧剂168的用量占抗氧剂总量的10%-50%;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包括:紫外线吸收剂UV-531([2-羟基-4-(辛氧基)苯基]苯基酮)、紫外线吸收剂UVP-327(2-(2'-羟基-3',5'-二叔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阻燃剂为焦磷酸哌嗪和氮化硅陶瓷粉末的组合物;焦磷酸哌嗪与氮化硅陶瓷粉末的含量为1:1;所述抗静电剂为乙氧基化脂肪族烷基胺;所述表面改性氧化石墨烯占功能助剂总量的10%-50%;抗氧剂占功能助剂总量的10%-50%;紫外线吸收剂占功能助剂总量的10%-50%;阻燃剂占功能助剂总量的10%-50%;抗静电剂占功能助剂总量的10%-50%。
优选地,所述数据线线体还包括线芯、屏蔽层、金属编织层;所述线芯、屏蔽层、金属编织层、外皮层由内至外依次分布;在所述线芯与所述屏蔽层之间还填充有填充料;所述填充料由多根抗拉纤维线绞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线芯包括数据传输线芯、电传输线芯和地线;所述数据传输线芯、电传输线芯和地线均由金属导线与绝缘层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麦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麦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62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