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注射筋膜填充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6044.0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9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清建;杨清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清建 |
主分类号: | A61L27/50 | 分类号: | A61L27/50;A61L27/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周琼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 筋膜 填充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可注射筋膜填充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学领域,用以自体组织移植,尤其是应用于整形外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注射筋膜填充物的制备。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临床上深层次填充物的局限性及可选择种类的缺失,提供一种可注射自体筋膜组织填充物。此项技术利用自体筋膜组织制作成为可注射筋膜填充物,可通过直径为1.2mm的填充钝针进行注射。应用于深层组织填充尤其是骨膜表面填充,可用于结构性凹陷部位填充及替代硅胶及膨体假体的应用,例如应用于隆颞、隆鼻、隆鼻基底、隆颏等手术中,具有生物安全、创伤轻微、操作便捷、便于存储、经济实用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外科学领域,用以自体组织移植,尤其是应用于整形外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注射筋膜填充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整形外科蓬勃发展,上世纪90年代美国Coleman医师首先提出脂肪注射技术,自此自体脂肪组织移植术广泛应用于整形美容外科领域,奠定了近代脂肪技术发展的基础。自体脂肪移植技术能够解决诸多轻微面部凹陷,但自体脂肪移植填充术对于较重凹陷畸形因其成活率较低、且塑形性较差等问题,需要多次注射。而较重面部结构性缺陷,需要矫正骨性及深层次结构畸形的区域,例如颞部凹陷、鼻基底凹陷、下颏短小退缩、鼻梁低平等畸形矫正手术目前多为假体隆颞、假体隆鼻、假体隆鼻基底、假体隆颏等手术方式,仍囿于假体的使用范畴。但假体的植入出现许多弊端,如假体透光、组织相容性差、材料张力大,坚硬,植入后触感差,容易移位等。相较于假体,自体组织具有其天然优越性。而临床上为了防止假体透光及张力大的问题,常常会在假体表面包裹一层真皮或者颞筋膜组织,以减少透光及表层皮肤张力大的问题,但却收效甚微,且取真皮及颞筋膜时,额外增加了手术创伤。
筋膜组织是一种结缔组织,位于皮下组织和肌肉之间,坚韧刚劲,外观上是乳白色的胶原纤维。在皮下浅筋膜层,存在广泛的筋膜和脂肪组织,其中筋膜组织包裹围绕在脂肪组织周围。在进行负压抽脂时,筋膜组织能随着脂肪组织的抽出而被抽出。但是对于如何制备合适的筋膜组织并将其用于整形却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注射筋膜填充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以常规负压脂肪抽吸术获得灵感,无需其他特殊仪器,发明并公布了一项可注射性自体筋膜收集及制作技术,能够获取较大量的自体筋膜组织,用于深层组织的填充。
当我们利用无菌罐获取抽吸的混合物时,这些筋膜组织就可以一并收集起来,制作为可注射性筋膜填充物。制作的成品可即刻进行注射填充,多余的成品,也可以在无菌条件下封装,冻存在-80℃冰箱或液氮中,用以后期的补充注射。
本发明具体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注射筋膜填充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脂肪混合物沉淀,弃去血水,选取筋膜脂肪混合物,清洗,尽量去除其中混合的脂肪颗粒,得到较为纯净的粗糙筋膜组织;
第二步:揉搓粗糙筋膜组织,将其中混杂的脂肪颗粒挤碎,反复冲洗去除脂肪颗粒,得到纯净粗筋膜组织;
第三步:将获取的粗筋膜组织进行破碎,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搅拌均匀,去除多余水分,获得细微筋膜组织;
第四步,将获取的细微筋膜组织装入无菌注射器,用三通反复推注,获取质地均匀的细微筋膜组织;
第五步:将注射器中的细微筋膜组织通过筛网反复推注过滤,即可获得可注射性筋膜填充物。
优选的,还包含以下步骤,如筋膜组织不能通过筛网,可从第三步重复操作,直至获取可注射性筋膜填充物。
优选的,第五步中筛网为0.6mm筛网。
优选的,所得筋膜填充物可通过直径为1.2mm的填充钝针进行注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清建,未经杨清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60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