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垫承载性能调节方法及复合橡胶垫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5961.7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4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荣继纲;安然;林胜;赵斌;颉跟虎;汤赛;刘晴美;王峰宇;王彦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瑞唯减振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3/12 | 分类号: | F16F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垫 承载 性能 调节 方法 复合 | ||
一种橡胶垫承载性能调节方法及复合橡胶垫,通过在由金属板和橡胶体组成的橡胶垫的橡胶体内硫化波形弹簧的方式来提高橡胶垫的承重能力和刚度,并通过改变波形弹簧的数量、尺寸、形状和放置方式来调节橡胶垫的承载性能,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本发明仅通过调节波形弹簧来实现整个橡胶垫承重能力及刚度的改变,而使橡胶一直处于较低的硬度状态下不会改变,因而能够在保证橡胶体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实现承重能力和刚度的改变,且可通过改变波形弹簧的数量、形状和放置方式,能够从多方面来调节橡胶垫的性能,使不同的使用条件下有不同承重能力及不同刚度的橡胶垫来满足要求,扩大了本橡胶垫的使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垫及其性能调节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提供支撑和减振的橡胶垫的承载性能调节方法和此复合橡胶垫的结构。
背景技术
橡胶垫是一种广泛适用的金属橡胶结构,在需要提供减振支撑的场所大量使用,其形状有平板型(如申请号CN201620022210.5,名称为“橡胶垫”的实用新型专利)、凸型(如申请号CN201720501765.2,名称为“一种轴向复合橡胶垫”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2011049540.0,名称为“一种轴向橡胶垫及交叉支撑转向架”的发明申请)等。上述方案虽然都能满足一定的减振支撑需求,但若要改变其承重能力和弹性,对于申请号CN201620022210.5和申请号CN201720501765.2的方案来讲,只能通过改变橡胶的硬度来实现,此时,橡胶的抗蠕变性也会随之改变,申请号CN202011049540.0的方案中虽然提到通过设置通槽和通孔来调节刚度(说明书第43段),当此种方式调节的刚度范围非常有限,尤其是对于小体积的橡胶垫来说更是如此,若要实现稍大范围的刚度调节,还是需要同时改变橡胶的硬度,而且这种方式会使得橡胶垫的成型模具结构复杂,加工不便,也就是说当使用环境改变时,上述方案会严重影响橡胶垫的减振支撑效果及使用寿命,因此只能够用于单一的环境中。而当前由于橡胶垫使用范围的广泛性,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不同的使用需求,如载荷需求不同、刚度需求不同等,现有结构很难满足这种使用需求,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调节性能的方法来形成适用于不同场所的橡胶垫,满足通用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当前橡胶垫不能满足不同使用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橡胶垫承载性能调节方法及复合橡胶垫,对应用于不同载荷需求和不同刚度需求等场所的橡胶垫,其抗蠕变性和使用寿命均能得到提升,扩大了其适用范围。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一种橡胶垫承载性能调节方法,通过在由金属板和橡胶体组成的橡胶垫的橡胶体内硫化波形弹簧的方式来提高橡胶垫的承重能力和刚度,并通过改变波形弹簧的数量、尺寸、形状和放置方式来调节橡胶垫的承载性能,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通过改变波形弹簧的尺寸来调节橡胶垫的承载性能是指通过改变波形弹簧的外径、内径、厚度来改变橡胶垫的承重能力和刚度。
进一步地,通过改变波形弹簧的形状来调节橡胶垫的承载性能是指通过改变波形弹簧的波长、振幅来改变橡胶垫的承重能力和刚度。
进一步地,通过改变波形弹簧的放置方式来调节橡胶垫的承载性能是指通过将两个以上的波形弹簧以同方向叠加的方式硫化在橡胶体内和/或将两个以上的波形弹簧以反方向相对的方式硫化在橡胶体内来改变橡胶垫的刚度。
一种复合橡胶垫,包括金属板和设置在金属板一侧处的橡胶体,橡胶体内硫化有波形弹簧,波形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进一步地,两个以上的波形弹簧同方向相互贴近叠加硫化在橡胶体内。
进一步地,两个以上的波形弹簧之间相隔开具有间隙同方向硫化在橡胶体内。
进一步地,两个以上的波形弹簧相邻两个间反方向相对靠近硫化在橡胶体内。
进一步地,两个以上的波形弹簧分成两组以上,每组内的波形弹簧之间同方向相互贴近叠加硫化在橡胶体内,相邻每组间的波形弹簧之间反方向相对靠近硫化在橡胶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瑞唯减振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瑞唯减振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59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