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丝网复合管用存放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65255.2 | 申请日: | 2021-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4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兵;吴明山;宋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宜硕塑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B65D25/02;B65D25/10;B65D25/24;B65D85/67 |
| 代理公司: | 武汉经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4 | 代理人: | 邱雨家 |
| 地址: | 4432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网 复合 管用 存放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钢丝网复合管领域,公开了一种钢丝网复合管用存放装置,包括若干个沿x轴方向依次连接的置物单元、沿y轴方向设置于置物单元上的若干个第一置物件以及沿竖直方向设置于第一置物件上的V型的第二置物件,第一置物件的底端沿竖直方向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杆,第一限位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杆,第二限位杆上套设有限位扭簧,第三限位件上转动设置有用于固定置物单元的第三限位杆;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置物件、第二置物件等,将钢丝网复合管堆放结构的重力通过置物单元整体作用于第三限位杆上,使得第三限位杆更加稳定地抵触于地面,从而确保钢丝网复合管整体堆放结构的稳定性,降低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丝网复合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丝网复合管用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钢丝网复合管是以高强度钢丝左右螺旋缠绕成型的网状骨架为增强体,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基体,并用高性能的HDPE改性粘结树脂将钢丝骨架与内、外层高密度聚乙烯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的一种新型管材;钢丝网复合管具有更高的耐压性能以及优良的柔性,适用于长距离埋地用供水、输气管道系统。
钢丝网复合管的管径较大、长度较长,占用空间较大,因此钢丝网复合管在户外进行安装转运时通常依次呈三角形堆放在地面上,但是由于钢丝网复合管本身为圆管,且体积较大,具有一定的自重,因此由钢丝网复合管堆放成的三角形堆结构并不稳定,尤其在行车吊运钢丝网复合管放置在上层的过程中,存在堆放结构不稳定的情况,而且由于户外不便于直接在地面打桩,对钢丝管复合管堆放结构的两侧进行限位,因此钢丝复合管存在向两侧发生滚动的风险,从而增加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丝网复合管用存放装置,旨在解决钢丝网复合管堆放结构不稳定,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丝网复合管用存放装置,包括若干个沿x轴方向依次连接的置物单元、沿y轴方向设置于所述置物单元上的若干个第一置物件以及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置物件上的V型的第二置物件,所述置物单元两两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连接件,所述置物单元的底端转动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轮,所述置物单元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置物件一一配合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置物件的底端沿竖直方向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穿过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底端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上套设有限位扭簧,所述第二限位杆上转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置物单元的第三限位杆,所述限位扭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第三限位杆和所述第一限位杆,所述置物单元的底端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置物件一一对应的第四限位杆,所述第四限位杆位于相邻两个第三限位杆之间,所述第一限位杆可推动相邻两个所述第三限位杆相互远离直至抵触于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放置钢丝网复合管时,首先将钢丝网复合管沿y轴放置在V型的第二置物件上,钢丝网复合管对第二置物件和第一置物件施加向下的压力,推动第一置物件沿第一限位槽向下移动,推动第一限位杆也向下移动,第一限位杆推动第三限位杆抵触于第四限位杆,第四限位杆反作用于第三限位杆,使得相邻两个第三限位杆相互远离,直至第三限位杆抵触于地面,因此在钢丝网复合管的重力作用下,相邻两个第三限位杆呈人字形抵触于地面,同时限位扭簧对相邻两个第三限位杆施加使其相互靠近的作用力,增加第三限位杆对地面的作用力,从而限定置物单元的位置,确保置物单元的稳定性,之后依次将钢丝网复合管放置在置物单元上,然后再将钢丝网复合管呈三角形依次堆放在上层;通过设置第一置物件、第二置物件、第三限位杆等,将底层钢丝网复合管放置在V型的第二置物件上,对钢丝网复合管的两侧进行了限位,避免底层的钢丝网复合管发生滚动,同时钢丝网复合管堆放结构的重力通过置物单元整体作用于第三限位杆上,使得第三限位杆更加稳定地抵触于地面,从而确保钢丝网复合管整体堆放结构的稳定性,降低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宜硕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宜昌宜硕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52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比对方法及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纳米铜线及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