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居民台区配电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4929.7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1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卢嘉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3/14 | 分类号: | H02J3/14;H02M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晓娟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居民 配电 运行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居民台区配电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对负荷分类为关键负荷和非关键负荷,可以针对性对关键负荷进行配电供应,同时,在当配电变压器过载或重载时,优先对非关键负荷进行关断以改善配电变压器过载,进而避免了导致关键负荷和非关键负荷被一刀切停电,通过可变频率变压器调节非关键负荷的功率,可以改善配电变压器重载状况,又保障关键负荷的功率,提高了关键负荷的供电可靠性。另外,本方法无需储能装置,采用可变频率变压器解决配变过载和开关跳闸问题,极大地降低了经济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配变过载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居民台区配电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居民台区用电负荷大幅增加。夏季的降温负荷(如空调等制冷装置)和冬季的采暖负荷(如制热空调、电暖炉、电地暖、电热水器等制热装置),是夏、冬两个季节居民台区尖峰负荷的主要组成部分。
当大功率制冷、制热装置的过多使用后,会造成居民台区的配变过载和开关跳闸。同时,当居民台区的总用电负荷超过配变的额定容量或某一低压分路的用电负荷超过低压分路开关的额定功率时,开关会跳闸停电,降低了供电可靠性。
面对居民台区的配变过载和开关跳闸问题,目前主要采用变压器增容和扩建两种方式。但是这两种方式的基建周期均较长,无法满足居民台区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
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在低压配电柜中加入储能装置,以解决配变过载和开关跳闸问题。但是,发现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1)当低压分路开关过载跳闸时,对关键负荷一刀切,从而造成关键负荷停电,大大降低了关键负荷的供电可靠性。
2)储能装置无法针对性地向关键负荷提供电能,从而无法保障关键负荷的用电功率,导致关键负荷的工作效率低下。
3)需要配置大功率大容量的储能装置,经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居民台区配电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关键负荷的供电可靠性低、无法保证其用电功率以及需要配置大功率大容量的储能装置,而导致的经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居民台区配电运行控制方法,本方法用于对台区配电系统进行运行控制,该台区配电系统包括配电变压器、低压总开关、第一低压分路开关、第二低压分路开关、关键负荷、非关键负荷和可变频率变压器;
所述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侧外接中压母线的进线,所述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通过所述低压总开关连接于低压母线上,所述低压母线通过两组分路出线分别与所述第一低压分路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低压分路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低压分路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关键负荷电连接;所述第二低压分路开关通过所述可变频率变压器与所述非关键负荷电连接;
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预先获取的所述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的功率通过预设的第一过载判定规则判断所述配电变压器是否过载;若过载,则执行步骤S2,若未过载,则执行步骤S3;
S2、根据所述第二低压分路开关的开关状态,切换所述第一低压分路开关或所述第二低压分路开关的开关状态,具体为,当所述第二低压分路开关为导通状态时,则令所述第二低压分路开关由导通状态切换至关断状态,返回至所述步骤S1;当所述第二低压分路开关为关断状态时,则令所述第一低压分路开关切换至关断状态,返回至所述步骤S1;
S3、根据所述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的功率通过预设的重载判定规则判断所述配电变压器是否重载;若重载,则执行步骤S4;若未重载,则返回至所述步骤S1;
S4、根据预先获取的所述第二低压分路开关的功率通过预设的第二过载判定规则判断所述第二低压分路开关是否过载;若过载,则将所述第二低压分路开关切换至关断状态,返回至所述步骤S1;若未过载,则执行步骤S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49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