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凑型超薄水泵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4327.1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7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贾自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鸿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29/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型 超薄 水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超薄水泵,包括水泵本体,所述水泵本体包括顶盖、泵壳和底座组立,所述泵壳内部装设有叶轮组立,所述底座组立上装设有定子组立,所述泵壳一侧装设有进水接头,另一侧装设有出水接头,所述顶盖和泵壳之间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包括分设在泵壳侧面的环形储水室和设在泵壳上并与环形储水室相连通的环形吸入室,所述进水接头与环形储水室相连通,所述泵壳和底座组立之间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外侧设有环形压水室,所述叶轮组立设置在第二腔室中部,所述环形吸入室与环形压水室相连通,所述环形压水室与出水接头相连通,本发明明显降低了水泵的轴向尺寸,将水箱融入了水泵的设计中,提升了水泵的紧凑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紧凑型超薄水泵。
背景技术
业界对于超薄水泵的需求越来越多,常规的离心泵为了减少轴向长度,一般采用如下的流道设计,一般是冷却水先水平流进圆形进水口,再转折90度轴向流入叶轮,最后从叶轮侧向流出。然而这种常规设计,圆形进水道在水泵上部,导致其轴向尺寸受制于进水流道的尺寸而无法继续减少。
如图1和2所示,是常规的离心泵设计,常规的离心泵在使用时,都需要在外部水路中增加一个水箱用来储存冷却水,由于水箱的存在,导致整个液冷散热系统的体积较大。同时,水箱与水泵之间采用管道连接,难以保证水密性;如图3所示,在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一体式水泵,其水箱与水泵本体串联设计,虽然方便了使用,然而这种串联导致水泵的轴向尺寸进一步增加。
因此,现有的常规水泵越来越无法满足业界对于液冷散热系统及超薄水泵的尺寸和紧凑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紧凑型超薄水泵,明显降低了水泵的轴向尺寸,提升了水泵的性能,同时把水箱融入了水泵的设计中,提升了水泵的紧凑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凑型超薄水泵,包括水泵本体,所述水泵本体包括顶盖、装设在顶盖下部的泵壳和装设在泵壳下部的底座组立,所述泵壳内部装设有叶轮组立,所述底座组立上装设有定子组立,所述叶轮组立装设在定子组立上方,所述泵壳一侧装设有进水接头,另一侧装设有出水接头,所述顶盖和泵壳之间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包括分设在泵壳侧面的环形储水室和设在泵壳上并与环形储水室相连通的环形吸入室,所述进水接头与环形储水室相连通,所述泵壳和底座组立之间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外侧设有环形压水室,所述叶轮组立设置在第二腔室中部,所述环形吸入室与环形压水室相连通,所述环形压水室与出水接头相连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环形储水室在圆周方向所占角度≥240度,所述环形储水室内部的冷却水沿四周径向进入环形吸入室内部。
作为优选的,所述叶轮组立包括叶轮、磁铁和轴芯,所述叶轮为半开叶轮,所述叶轮为金属软磁材料构件,所述轴芯为不锈钢材料构件,所述叶轮和轴芯通过激光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磁铁为钕铁硼材料构件,所述磁铁和叶轮通过胶水粘合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定子组立包括定子铁芯和装设在定子铁芯上的若干个线圈,所述定子组立通过径向气隙驱动叶轮组立旋转。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座组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中管,所述中管内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上设有用于固定轴承的压环,所述压环和中管为过盈配合;所述轴承内部还装设有耐磨片。
作为优选的,所述顶盖和泵壳都为金属材料构件,所述底座为不导磁金属材料构件,所述顶盖和泵壳的连接方式为粘胶固定或者激光焊接固定,所述泵壳和底座的连接方式为粘胶固定或者激光焊接固定。
作为优选的,所述顶盖、泵壳和底座都为非金属材料构件,所述顶盖和泵壳的连接方式为粘胶固定或者焊接固定,所述泵壳和底座的连接方式为粘胶固定或者焊接固定。
作为优选的,所述泵壳上设有若干个加强筋。
作为优选的,所述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都在同一水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鸿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鸿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43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