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腔增强的单光路痕量气体在线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2772.4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6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黄一槐;李宜原;逯鑫淼;张辉朝;张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27 | 分类号: | G01N21/27;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杨舟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增强 单光路 痕量 气体 在线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腔增强的单光路痕量气体在线检测方法。采用单光路吸收峰解调方法设计检测装置,从密封气孔充入被测气体,根据激光器的电流、温度调谐特性,使用低频率梯形波进行扫描,并叠加高频正弦波作为载波进行调制。由激光器发出的经调制后的激光经光束耦合器耦合进光学球形腔内,在腔内经过多次反射被被测气体吸收,然后由光束耦合器引出至光电探测器,转为电信号,然后经锁相放大器通过改进的吸收峰提取算法,配合功率归一化系数解调出吸收信号,由上机位反演出气体浓度并保存。本方法具备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多组分气体同时实时连续在线检测的优势,能广泛应用于公共环境、医疗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腔增强的单光路痕量气体在线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呼出内源性气体具有与人体生理代谢密切相关的标志性信息,通过检测相应呼出气体成分与浓度可对疾病进行快速无创诊断。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作为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及测量系统简单稳定的光谱学测量方法,易于实现呼出气体的实时在线检测。在吸收光谱法气体检测系统中,气室是光与气体作用的场所,它的有效光程直接决定了系统的检测精度,气室结构的稳定性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
对比文件1(CN112304899)公开了一种基于腔增强技术的气体在线检测装置,装置包括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光学腔、光电探测器、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气体压缩腔、压力传感器、TEC半导体制冷器、微处理器以及显示屏等。该装置使用增强型法布里-珀罗(FP)光学腔,通过压缩气体体积以提升浓度的方式实现较高的检测精确度,但是其腔体尺寸较大,光程/腔体尺寸比值不高,腔体设计过于复杂,并且高反射率的腔镜造价高昂且需要复杂的稳定装置,系统稳定性较差。
对比文件2(CN102706832)公开了一种基于TDLAS-WMS的激光红外气体分析仪,包括激光器、激光器驱动电路、温度控制电路、带有光学腔体的光学系统、主探测器和参考探测器、强度调制消除电路、锁相放大电路和数据采集与显示电路;该装置通过在强度调制消除电路中引入除法运算,结合空间双光路差分检测法,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强度调制的影响,但是,在双光路差分检测法中,两光电探测器的失配问题是导致吸收峰信号发生畸变的根本原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腔增强的单光路痕量气体在线检测方法,基于TDLAS技术,设计了一种单光路检测系统,通过改进的吸收峰提取算法,配合功率归一化系数,既能解调出气体的吸收信号,又能消除非吸收功率波动对吸收信号的干扰;同时采用光学球形腔,通过增加反射次数增加光程,大大提高了光程/腔体尺寸比值,解决了现有腔增强TDLAS技术中出现的稳定性差、成本高和体积大等问题。
一种基于腔增强的单光路痕量气体在线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搭建基于腔增强的单光路痕量气体的在线检测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激光驱动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光束耦合器、光学球形腔、光电探测器、锁相放大器以及上位机。信号发生器的信号发生端与激光驱动器的输入端相连,激光驱动器的输出端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入控制端相连。光束耦合器将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引入光学球形腔,以及将反射后的光引出光学球形腔。光学球形腔上设有气体入口与出口。光电探测器的输入端接收光束耦合器引出的光束,输出端与锁相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锁相放大器的输出端与上位机相连。
作为优选,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为辐射波长为9.55μm的量子级联激光器。
作为优选,光束耦合器为棱镜光束耦合器、光栅光束耦合器或微纳结构耦合器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光学球形腔为二氧化硅腔,直径为150mm,腔内表面镀有金属镜面。
作为优选,光学球形腔内镀的金属镜面为银、金、铝或铂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在线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散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27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