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敞口型疏散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2473.0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3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肖明清;焦齐柱;徐晨;龚彦峰;刘德雄;刘斌;莫阳春;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D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徐瑛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常温 常导磁浮 隧道 敞口 疏散 平台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敞口型疏散平台,设置在隧道中,所述隧道用于供高速磁浮铁路列车通行,包括:底部、行走部和连接部,所述底部、所述行走部和所述连接部形成的C型结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隧道的衬砌的表面相贴合。本发明可以实现防灾疏散过程中疏散人员安全、快速地从列车疏散至救援通道,无需跨越高速磁浮铁路列车地板面与隧道底板之间的高程差,简化防灾疏散救援途径,提高应急疏散救援能力。并且,可大幅度减少对隧道内净空面积的占用,且所述底部、所述行走部和所述连接部形成的C型结构的空腔内可形成低位走行通道,方便检修,并且可提高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敞口型疏散平台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浮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敞口型疏散平台。
背景技术
磁浮铁路时速可达600~1000km,将满足大城市点对点之间的运输需求。目前,磁浮制式主要采用常温常导磁浮,列车抱轨而行因而具有安全性。当磁浮线路采用隧道结构时,一般在隧道底板上铺设带有可调节支座的轨道梁。如图1 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双线磁浮铁路隧道示意图,列车100设置在轨道梁120 上,这使列车地板面130与隧道底板140之间的竖向距离达到2.4m~3m。现有的磁浮铁路隧道具有如下缺点:首先,当隧道内列车发生故障时,需要在隧道内疏散车内人员,如果采用低置的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敞口型疏散平台,由于高速磁浮铁路隧道内列车地板面过高,人员下车至救援通道困难,需要采用车载悬梯等方式,这种方式疏散速度慢且安全性差;其次,在隧道侧面修建箱梁式或者实心混凝土高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敞口型疏散平台将占用大量隧道内净空面积,为满足高速磁浮隧道净空有效面积的要求,必然增大隧道开挖面积,隧道建设成本也随之增大;再次,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敞口型疏散平台底部与高速磁浮铁路列车间隙较小,无法满足列车在隧道内故障停车时检修空间要求。
因此,需要对磁浮铁路隧道内的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敞口型疏散平台进行改进,以解决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敞口型疏散平台疏散速度慢且安全性差、隧道建设成本高和检修空间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敞口型疏散平台,以解决现有的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敞口型疏散平台疏散安全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敞口型疏散平台,设置在隧道中,所述隧道用于供高速磁悬浮列车通行,包括:底部,设置在所述隧道底板上;行走部,所述高速磁浮铁路列车的底板与所述行走部的顶面高度差为H,其中,0≤H≤200mm;连接部,一端与所述底部靠近所述隧道的衬砌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行走部靠近所述隧道的衬砌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隧道的衬砌的表面相贴合。
可选的,所述底部、所述行走部和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行走部的顶面平行于所述隧道底板设置。
可选的,还包括底部插销,所述底部上开设有第一插销孔,所述隧道底板上开设有第二插销孔,所述底部插销设置在所述第一插销孔和所述第二插销孔中。
可选的,还包括侧部锚固件,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锚固孔,所述隧道的衬砌上开设有第二锚固孔,所述锚固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锚固孔和所述第二锚固孔中。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沿隧道横向贯穿所述连接部的结构孔。
可选的,所述结构孔在隧道纵向截面上的投影为长方形、圆形或者椭圆形。
可选的,所述结构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结构孔沿着所述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敞口型疏散平台的纵向依次等间距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24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