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水库淤泥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2357.9 | 申请日: | 2021-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1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超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解放***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水库 淤泥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水库淤泥处理装置,所述水利工程用的水库淤泥处理装置包括基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方的横板、活动设置在所述横板的下方用于盛装淤泥的箱体、固定设置在基座上的混合箱以及设置在横板的下方的滤板,在进行淤泥的处理工作时,将待处理的淤泥输入至箱体中,且在混合箱中加入适量的消毒试剂,驱动机构正向工作,驱动箱体向上运动,使得淤泥中的水分被滤出,吸水机构工作,对水分进行吸收,随后,驱动机构反向工作,驱动箱体向下运动,在箱体与滤板分离后的下降过程中,动力机构触发工作,驱动箱体翻转,将除去水分的淤泥倒入混合箱中,吸水机构带动搅拌组件运动,搅拌组件对淤泥与消毒试剂进行充分的混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淤泥处理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水库淤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为了控制、利用和保护地表及地下的水资源与环境而修建的各项工程建设的总称,按其服务对象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可同时为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多种目标服务的水利工程,称为综合利用水利工程。
淤泥是一种天然含水量大于流性界限,孔隙比大于1.5的软土,是海湾、湖沼或河湾中水流缓慢的环境中有微生物参与作用的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近代沉积物,富含有机物,常呈灰黑色,力学强度低,压缩性强,水利工程水库中淤泥的处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现有的淤泥处理装置,通常处理效果不佳,且需要人为操控的流程过多,如此一来,便使得工作的效率低,耗费的工时较长,从而,在实际的水利工程中,往往达不到理想的高效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水库淤泥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水库淤泥处理装置,所述水利工程用的水库淤泥处理装置包括基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方的横板、活动设置在所述横板的下方用于盛装淤泥的箱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混合箱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板的下方且与所述箱体配合可滤出淤泥中水分的滤板,所述滤板连接有设置在所述横板上用于吸收水分的吸水机构,所述吸水机构连接有安装在所述混合箱中的搅拌组件;
所述水利工程用的水库淤泥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基座与所述横板之间用于驱动所述箱体上升或下降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有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用于驱动所述箱体翻转的动力机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板上的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与所述横板之间的固定杆、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的滑板;
所述滑板的一侧与所述气缸的伸缩端连接,另一侧上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转动板,所述箱体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板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板上开设一个深槽,所述深槽内开设有多个滤孔,所述滤板通过两组弹性结构与所述横板连接,当所述滤板与箱体配合时,滤板的外壁与箱体的内壁密封滑动贴合;
所述吸水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横板上的水泵、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板上且一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的固定管以及密封滑动套合在所述固定管另一端上的伸缩管;
所述伸缩管远离所述横板的一端与所述深槽的中心处固定连接,且底侧上沿圆周设置有多个通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结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横板上的固定筒、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筒中的伸缩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筒中的弹簧;
所述伸缩杆处于所述固定筒外部的一端与所述滤板上的深槽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滑板侧部上的齿合结构以及安装在所述滑板上且与所述齿合结构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转轴转动的传动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超,未经秦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23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钛白粉吸油量检测方法
- 下一篇:可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可穿戴设备及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