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相变换器的并联均流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2291.3 | 申请日: | 2021-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1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张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48 | 分类号: | H02M7/48;H02M7/5387;H02M3/33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明鑫;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相 变换器 并联 流电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相变换器的并联均流电路,包括N个桥臂、N个连接电感Ls,N个谐振电容Cp和N个谐振电感Lp;N个桥臂相互并联且每个桥臂上均串联一个连接电感Ls,每个桥臂上均连接一个谐振电容Cp和一个谐振电感Lp,且各个桥臂上连接的谐振电容Cp和谐振电感Lp相并联;并联均流电路的输入端外接桥臂中点电压,输出端为N个谐振电容或者N个谐振电感的公共点,连接等效负载;N个谐振电感与N个谐振电容构成并联谐振网络。由于并联谐振理论上阻抗无穷大的特性,任意两相之间的差模回路阻抗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从而抑制差模回路的电流,实现多相变换器的自均流。本发明利用并联谐振,极大地增大了任意两相之间的差模回路阻抗,提高了并联均流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相变换器的并联均流电路。
背景技术
逆变器实现直流到交流的变换,在生活中有诸多的应用场合,包括:无线电能传输、感应加热、谐振变换器和光伏并网等。受限于半导体器件的电流等级,单个器件构成的逆变器的输出功率等级有限。在大功率场合,如电动汽车和电动船舰的大功率充电系统,需要输出大电流,因此需要研究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并联技术。
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并联,包括器件并联、桥臂并联和变换器并联,如图1所示。器件并联,需要保持器件的各项参数一致,否则各个器件流通的电流不同,输出功率受限于流通最大电流的器件,极大地降低了并联效果。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工艺水平有限,即使是同一批次的器件,参数也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参数一致性较难获得。而变换器并联,则需要用到多个变换器,意味着需要多个直流电源,在实际中较少用到。
应用最为广泛的并联技术是多相变换器的桥臂并联。通过并联多个桥臂,可以极大地提高变换器的输出功率。而目前变换器的桥臂并联方案,主要采用反向耦合电感来平衡相邻两相之间的电流,如图2所示。
假设LN1=···=LN(2N-1)=LN(2N)=LN0,且该反向耦合电感的耦合系数为kN0。对于差模电压,其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
对于相邻的两相,其差模回路阻抗为
ZDM2-adj=j(4+2kN0)ωLN0
对于非相邻的两相,其差模回路阻抗为
ZDM2-nad=j4ωLN0
该方案的差模回路阻抗跟耦合电感的感抗处于相同的数量级。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有:(1)需要额外的又笨重又昂贵的耦合电感,当并联数为N时,需要2N个反向并联的耦合电感,极大地增大了系统的体积、重量和成本;(2)为了实现较好的均流效果,需要增大耦合电感的感值,这在增大系统的体积、重量和成本的同时,也带来了额外的损耗;(3)串入桥臂输出侧的反向耦合电感,引入了额外的阻抗,改变了系统的工作点。(4)非相邻的两相之间的均流效果弱于相邻的两相。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相变换器的并联均流电路,利用并联谐振,极大地增大了任意两相之间的差模回路阻抗,减小差模电流,从而提高了并联均流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22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炒菜机的菜盘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把手180度调换的旋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