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水气井天然气水合物堵塞解堵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62229.4 | 申请日: | 2021-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6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远;范雪;刘弘民;胡俊杰;柯灿;李泽钦;张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主分类号: | E21B37/00 | 分类号: | E21B37/00;E21B36/04;E21B37/06;E21B43/01 |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赵龙群 |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水 气井 天然气 水合物 堵塞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水气井天然气水合物堵塞解堵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水合物堵塞解堵系统、流体流动系统、数据实时监测传输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反应控制系统,其中,流体流动系统内设置有水合物堵塞解堵系统,水合物堵塞解堵系统内设置有数据实时监测传输系统,水合物堵塞解堵系统连接有反应控制系统,反应控制系统和数据实时监测传输系统均连接至数据处理系统。本发明提供综合利用机械粉碎法、加热法和注入水合物抑制剂法清除深水气井中水合物堵塞,同时产出天然气水合物堵塞解堵后的天然气,防止水合物二次生成和聚集导致生产管柱底部再次发生堵塞,确保深水油气开采长期安全高效地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水气井天然气水合物堵塞解堵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深水完井过程中,井筒内由于存在低温高压环境,会生成水合物,所生成的水合物可能会造成井筒堵塞,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此外,井筒一旦发生水合物堵塞,则需要进行繁琐的解堵作业,会延长作业时间,增加作业成本。
为避免水合物堵塞管道带来的各种危害,需要进行水合物防治,其方法主要有绝热法、加热法、注入化学药剂法等,目前最普遍的做法是向管中加入水合物抑制剂,如中国专利文件CN106194165B公开的一种深水气井测试中天然气水合物堵塞监测装置,该装置通过水合物抑制剂注入管线和水合物抑制剂注入接头,向测试管柱内注入水合物抑制剂。而水合物抑制剂分为热力学抑制剂、动力学抑制剂和防聚集剂。
热力学抑制剂通过降低水分子的活性,使水合物平衡曲线向较高压力和较低温度移动。常用的热力学抑制剂可分为盐类抑制剂和醇类抑制剂,动力学抑制剂主要通过特殊结构形成氢键与水合物晶体结合,影响水合物的结晶过程,阻止晶核生长,延缓水合物形成的时间(即增加水合物的诱导时间),使管线中的流体可以在低于水合物形成温度下流动,而不会产生水合物堵塞问题。这类抑制剂的突出优点是加入浓度低,通常小于3wt%。已开发的动力学抑制主要有水溶性聚合物,包括酰胺类聚合物、酮类聚合物亚胺类聚合物和共聚物等。动力学抑制剂在应用中面临的问题是抑制活性偏低,通用性差,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
水合物的防治要与具体的工况条件结合起来,深水钻井、完井、测试、生产及集输等作业在流动特征、作业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别,为此提出本发明,在深水气田开发过程中,综合常规油气开发中采用的防治水合物堵塞的方法,制定应用于深水气井天然气水合物堵塞的解堵装置,确保深水油气开采的长期安全高效地进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深水气井天然气水合物堵塞解堵装置,综合利用机械粉碎法、加热法和注入水合物抑制剂法清除深水气井中水合物堵塞,同时产出天然气水合物堵塞解堵后的天然气,防止水合物二次生成和聚集导致生产管柱底部再次发生堵塞,确保深水油气开采长期安全高效地进行。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深水气井天然气水合物堵塞解堵装置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深水气井天然气水合物堵塞解堵装置,包括水合物堵塞解堵系统、流体流动系统、数据实时监测传输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反应控制系统,其中,
流体流动系统内设置有水合物堵塞解堵系统,水合物堵塞解堵系统内设置有数据实时监测传输系统,水合物堵塞解堵系统连接有反应控制系统,反应控制系统和数据实时监测传输系统均连接至数据处理系统。
优选的,流体流动系统包括环空管道,环空管道内部中间设置有隔层,隔层一侧的环空管道用于通入水合物抑制剂,隔层另一侧的环空管道用于排出天然气水合物。
进一步优选的,隔层一侧的环空管道下方设置有第一单向阀,保证水合物抑制剂单向向下流动,隔层另一侧的环空管道下方设置有第二单向阀,保证天然气水合物可以单向向上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22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