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冗余式双解锁驱动释放装置及运载火箭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2115.X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8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毅强;李新宇;朱永泉;胡小伟;李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2B15/36 | 分类号: | F42B15/36;B64G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冗余 解锁 驱动 释放 装置 运载火箭 | ||
1.一种冗余式双解锁驱动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分离连接件(2),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径向动作组件(3)和轴向动作组件(4),所述轴向动作组件(4)连接有拔销器(5)以及动作触发电机(6);
所述轴向动作组件(4)与所述径向动作组件(3)配合连接,所述轴向动作组件(4)用于产生沿所述壳体(1)的轴向上的触发动作使所述径向动作组件(3)进行径向上的收缩和扩张;
所述拔销器(5)和所述动作触发电机(6)均与所述轴向动作组件(4)连接,在所述拔销器(5)或所述动作触发电机(6)工作时,迫使所述轴向动作组件(4)产生轴向上的触发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冗余式双解锁驱动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动作组件(3)包括用于实现径向上的收缩和扩张的分瓣螺母(301),且所述分瓣螺母(301)的轴线上形成套装所述分离连接件(2)的柱腔(302),以及套装在所述分瓣螺母(301)上的箍环(303),所述箍环(3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箍环支座(304),所述柱腔(302)的内底部设置有螺母拔杆(305),所述螺母拔杆(30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箍环支座(304),所述箍环支座(304)与所述轴向动作组件(4)套接,且所述轴向动作组件(4)产生沿所述壳体(1)的轴向上的触发动作使所述箍环支座(304)产生轴向位移;
所述箍环(303)的外周向上套装有弹簧(306),所述弹簧(306)用于配合所述箍环支座(304)的轴向位移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冗余式双解锁驱动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轴向动作组件(4)通过钢珠锁组件(7)连接所述箍环支座(304),所述钢珠锁组件(7)用于在所述轴向动作组件(4)与所述箍环支座(304)产生相对的轴向位移后锁止所述轴向动作组件(4)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冗余式双解锁驱动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动作组件(4)包括通过轴承(401)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的拔销器安装平台(402),所述拔销器安装平台(402)的顶部安装有内衬架(403),且所述内衬架(403)与所述箍环支座(304)间隙配合的套装在一起,所述拔销器安装平台(402)的轴线上通过驱动弹簧(404)安装有驱动块(405),所述驱动块(405)的顶部延伸至内衬架(403)内部且与所述内衬架(403)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驱动块(405)远离所述内衬架(403)的端部与所述拔销器(5)和所述动作触发电机(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冗余式双解锁驱动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珠锁组件(7)包括钢球(701),设置在所述驱动块(405)侧壁上的第一限位槽(702),以及设置在所述箍环支座(304)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703),所述内衬架(403)上设置有供所述钢球(701)从所述第一限位槽(702)向所述第二限位槽(703)转移的贯穿孔(704);
其中,在所述拔销器(5)和所述动作触发电机(6)处于未工作的初始状态,所述钢球(701)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703)中,所述驱动块(405)的顶部闭合所述贯穿孔(70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冗余式双解锁驱动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连接件(2)包括分离面板(201)以及垂直安装在所述分离面板(201)圆心处的分离螺栓(202),且在所述分瓣螺母(301)处于未实现扩张动作的初始状态时,所述分离螺栓(202)与所述柱腔(302)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211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群组会话密钥建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紫外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