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镀膜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镜片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1913.0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6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汪山献松;程龙;张哲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伟星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10 | 分类号: | G02B1/10;G02C7/02;B29C71/00;C23C18/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镀膜 纳米 抗菌 聚氨酯 镜片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镀膜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镜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将树脂镜片的基片内外表面进行有机硅化,具体方法是将树脂镜片浸入有机硅溶液中去,待有机硅粘附到树脂镜片内外表面后烘箱固化即可。本申请通过光照法得到分散性好的纳米银负载二氧化钛复合粉体,纳米银具有更高的抗菌效果。负载材料二氧化钛本身具有抗菌功能,同时折射率为2.76~2.55,作为高折射率材料首次在镜片镀膜工艺中运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镜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采用镀膜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镜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抗菌材料,指自身具有杀死或抑制微生物功能的一类新型材料。抗菌材料中的主要成分是抗菌剂,抗菌剂是某些细菌、霉菌等微生物高度敏感的化学成分,极少量的抗菌剂添加到普通材料中,即可制成抗菌材料。无机抗菌材料主要是利用银、铜、锌等金属本身所具有的抗菌性能,将银、铜、锌等金属(或其离子)通过物理吸附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固定于沸石、硅胶等多孔材料的表面或孔道内,再将其加入到制品中即获得具有抗菌性的材料。无机抗菌剂可分氧化物半导体光活化抗菌和重金属氧化物灭菌两个大类,它们都具有广谱抗菌性,使用安全,而且能长期保持良好抗菌效果。但半导体氧化物的灭菌效率较低,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有紫外线进行催化;重金属氧化物虽然抗菌效果显著,但是价格昂贵,大部分对人体有毒,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受到限制,并且银离子等抗菌剂在塑料中的变色问题严重。因此无机抗菌材料在抗菌能力的提高、应用领域的扩大、抗菌性能的机理研究等方面仍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自1972年日本Fujishima和Honda6报道了TiO2电极上光电解水现象后,半导体光催化的研究引起了国际化学、物理学和材料学等领域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有广谱抗菌性,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对各种常见的致病菌都有很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它可通过光催化氧化将COx、SOx废气、氯化物及有机磷等有机污染物分解,达到无害化。
纳米载银无机抗菌材料是银与无机纳米载体的复合材料,它是利用纳米载体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表面活性的特性,通过物理吸附、离子交换等方法将银负载在纳米载体上而获得的。二氧化钛具有光活化抗菌的作用,金属离子或金属氧化物掺杂后,可以提高其活化效率,增强抗菌活性;同时银离子本身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因此在本专利中拟采用纳米银掺杂二氧化钛,制备出复合抗菌粉体。银纳米粒子由于存在量子效应而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根据Young-Laplace方程可知,表面积越大,银的离解程度越大,溶液中的银离子浓度也越大,从而达到提高银系纳米抗菌材料的生物化学活性、杀菌目的。据科学研究结果显示,银纳米粒子具有较强的光催化能力,通过激活水和空气中的氧,产生羟基自由基及负氧离子,从而使其获得光催化杀菌的能力,这使得其抗菌性能远大于传统的银离子杀菌剂。纳米粒子粘附到细胞膜表面并且渗透进入细菌内。纳米银在细胞中与细菌膜中含硫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当银纳米粒子进入细菌细胞形成一个小分子量区域细菌的中心,该细菌集团成簇。粒子攻击呼吸链,细胞分裂从而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在细菌细胞中该纳米粒子释放出银离子,从而提高其杀菌活性。由于纳米粒子载体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极高的表面活性,抗菌剂与细菌能够充分接触,抗菌剂的使用量可减少,所以银系纳米抗菌剂在抗菌持久、广谱性、耐高温、无耐药、不易分解、安全卫生及效率高等很多方面有了极大的改善,其抗菌性能优于传统抗菌剂,可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塑料、涂料、水处理、陶瓷等的抗菌处理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伟星光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伟星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19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