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濒危动物3D标本的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1559.1 | 申请日: | 2021-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9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钟震宇;杨峥;段建彬;李俊芳;单云芳;陈星;郭青云;洪士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B29C64/10 | 分类号: | B29C64/10;B33Y10/00;B33Y70/10;B33Y80/00;B41J3/407;C08L77/00;C08L1/02;C08L89/00;C08K3/32;C08K3/36;C08K3/22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代述波 |
地址: | 1026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濒危 动物 标本 制作 工艺 | ||
1.一种濒危动物3D标本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分类:将濒危动物尸体解剖成皮毛部分、胴体部分和内脏部分,分别制作成形态标本、胴体标本和内脏固定标本;
固定:使用黑色透明亚克力板制成的针型支架将形态标本、胴体标本和内脏固定标本进行支点固定;
扫描:分别对支点固定好的形态标本、胴体和内脏固定标本采用3D扫描仪进行扫描,收集3D数据;
建模:将收集的3D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导入3D打印设备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打印程序;
打印:在3D打印设备中加入打印材料,按照打印程序进行3D打印,得到3D产品;
上色:将3D产品采用涂料进行上色处理,得到最终3D标本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濒危动物3D标本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步骤中的濒危动物尸体为自然死亡个体,在解剖前先进行疾病诊断,选择无传染病的尸体进行分类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濒危动物3D标本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步骤中的打印材料由濒危动物尸体的骨质焚化物与树脂复合材料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濒危动物3D标本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复合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尼龙树脂45~60%、填料10~20%、纤维素10~20%、植物蛋白8~15%、热稳定剂3~5%、阻燃剂2~5%和相容剂3~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濒危动物3D标本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树脂为尼龙6、尼龙66、尼龙1212和尼龙46中的一种,填料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或氧化铝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濒危动物3D标本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蛋白包括大豆蛋白、豌豆蛋白和玉米蛋白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濒危动物3D标本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色步骤中的涂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乳液40~50%、复合铁钛粉20~40%、颜料10~15%、分散剂3~5%、消泡剂2~4%和成膜助剂3~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濒危动物3D标本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FT分散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濒危动物3D标本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液为纯丙乳液与丙烯酸酯聚合乳液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未经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15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体组件及模块化计量箱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机床模具的冲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