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座椅骨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1324.2 | 申请日: | 2021-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5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潘;李艳芳;李硕;胡丽君;胡行;李春华;李荣慧;叶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B60N2/68;B60N2/07;B60N2/56;B60N2/75;B60N2/803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闫日旭 |
地址: | 52366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镁合金 座椅 骨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座椅骨架,包括边板,所述边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边板之间设有转辊,所述转辊的表面设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边板远离转辊的一侧设有座盆,所述边板的底部设有滑轨,所述边板的表面设有扶手架。本发明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座椅骨架,设置调节钮,可以对靠背骨架进行调节,能使座椅能更加符合座者的人体构造,设置镁合金,可以使座椅骨架强度更高、材料更好,设置滑轨,可以使座椅骨架能前后移动,能便于调节座位的位置,能使驾驶员和乘客能找到适合自己大小的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座椅骨架。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骨架包括靠背骨架和座框骨架,其中座框骨架包括边板、座盆和后横管,传统的汽车座椅座框的边板、座盆和后横管分别是独立制作的,需要经过装配将三者结合,结合强度不能得到保证且不利于流程的简化。
目前,现有的汽车座椅支撑骨架,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大多是只有单一的缓冲装置,座椅作为驾驶时人体长期接触的装置,在行驶过程中,驾驶人的腰部容易受累,随着人们对汽车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强度更高、材料更好的汽车座椅骨架。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座椅骨架。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座椅骨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座椅骨架,包括边板,所述边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边板之间设有转辊,所述转辊的表面设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边板远离转辊的一侧设有座盆,所述边板的底部设有滑轨,所述边板的表面设有扶手架,两个所述转动架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设有头枕架,两个所述转动架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设有放热管,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有发热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辊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边板之间,所述转辊的一端延伸至其中一个边板的外,所述转辊延伸至边板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钮,所述边板为镁合金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边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远离边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内,所述连接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两个转动架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固定板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放热管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凹槽内,所述转动架为镁合金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发热器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底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所述放热管的一端连通连接在第一水箱,所述放热管远离第一水箱的一端连通连接在第二水箱上,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通过水管与发热器连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边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边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扶手架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头枕架的底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座椅骨架,设置调节钮,可以对靠背骨架进行调节,能使座椅能更加符合座者的人体构造,设置镁合金,可以使座椅骨架强度更高、材料更好,设置滑轨,可以使座椅骨架能前后移动,能便于调节座位的位置,能使驾驶员和乘客能找到适合自己大小的空间,设置放热管,可以对座椅进行加热,在驾驶员进行长时间的行车时,腰部会十分难受,可以通过放热管对座椅进行加热,使驾驶员的不适得到缓和,设置发热器,可以通过发热器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使热水能运输到放热管内,对座椅进行加热,设置扶手架,可以使乘客能在乘坐时,能将手臂搭放在扶手架上,使乘坐能有一个舒适的乘坐环境,设置头枕架,可以使驾驶员和乘坐的后颈能得到休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13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