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轿厢通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1043.7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5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显萍;胡盛龙;汪建荣;谢纯帆;陈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盛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F16L3/01;F24F7/08;F24F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郑书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通风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轿厢通风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在电梯井道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电梯井道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排风装置,所述排风装置一端连接外部环境,另一端设置有柔性管道,所述柔性管道配置有缠绕机构,所述缠绕机构用于收放柔性管道,所述轿厢内侧设置有多个通槽,所述通槽通过分管道与柔性管道固定连接,所述通槽为出气口,所述轿厢内设置有按钮,所述按钮用于控制排风装置气流大小,在日常情况能够保持电梯轿厢内的空气清新,在突发情况能够为电梯轿厢内的乘客提供充足的空气,以及提高乘客的生存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轿厢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轿厢内属于相对密闭的空间,在日常生活中,天气炎热或是电梯轿厢内乘客数量多时,电梯轿厢内的空气质量会下降,容易造成乘客的不舒适,在电梯轿厢遇到火灾时,电梯轿厢内慢慢会被烟雾充满,如果电梯轿厢内有乘客,乘客的生命会受到危险,存活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通风系统,能够对电梯轿厢内的气体进行更换,在日常情况能够保持电梯轿厢内的空气清新,在突发情况能够为电梯轿厢内的乘客提供充足的空气,以及提高乘客的生存几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轿厢通风系统,包括在电梯井道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电梯井道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排风装置,所述排风装置一端连接外部环境,另一端设置有柔性管道,所述柔性管道配置有缠绕机构,所述缠绕机构用于收放柔性管道,所述轿厢内侧设置有多个通槽,所述通槽通过分管道与柔性管道固定连接,所述通槽为出气口,所述轿厢内设置有按钮,所述按钮用于控制排风装置气流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装置包括风机、电机A以及风箱、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一端连接到电梯井外部,一端连接风箱,所述风机和电机A设置于风箱内部,所述电机A驱动风机旋转将外部的空气吸入风箱内,所述风箱底端开设有出气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缠绕机构包括绕线筒、空心管和底座,所述绕线筒套接在空心管外部,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设置在空心管两端,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所述空心管与绕线筒同轴心,所述空心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出气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空心管道侧壁上和绕线筒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上连接有柔性管道,所述柔性管道缠绕在绕线筒上,所述绕线筒远离出气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电机B,由电梯轿厢控制装置控制电机B驱动绕线筒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管长于绕线筒且空心管的外径小于绕线筒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上设置有调速器,所述调速器与电机电连接,所述调速器与按钮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通槽外部设置有透明盖且与透明盖可拆卸连接,所述透明盖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槽内部能够放置头部提供呼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排风装置的设置,能够将外面新鲜空气通过柔性管道和分管道传输到电梯轿厢内,实现空气的流通。
2、通过缠绕机构的设置,能够将柔性管道收集起来,避免在电梯轿厢升降过程中出现缠绕的情况出现,避免影响电梯轿厢出现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梯轿厢通风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电梯轿厢通风系统的侧视图;
图3为缠绕机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支撑板;2、排风装置;21、风机;22、电机A;23、风箱;231、出气管道;24、进气管道;3、柔性管道;4、缠绕机构;41、绕线筒;42、空心管;421、圆孔;43、底座;5、通槽;6、按钮;7、电机B;8、调速器;9、透明盖;91、通孔;10、分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盛联合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百盛联合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10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