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层建筑智能灭火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60507.2 | 申请日: | 2021-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2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农绍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文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A62C31/02;A62B3/00;B66F1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3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建筑 智能 灭火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层建筑智能灭火系统,其包括升降云梯和破窗装置,破窗装置包括救援架,救援架与升降云梯铰接设置,升降云梯上设置有驱使救援架转动的驱动件,救援架远离升降云梯的一端设置有破碎锥,破碎锥位于救援架背离升降云梯的一侧。本申请具有快速将封闭的窗户破碎并搭建救援通道,以提高灭火效率并争取救援时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消防灭火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智能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层建筑的高度和密度不断增加,彰显城市经济实力的同时,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也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的用于高层建筑火灾救援的消防设备一般由消防车、供水车、灭火设备等部件组成,供水车用于给灭火设备供水。消防车设置有液压式升降云梯,液压式升降云梯上设置有站台,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消防员站在站台上,液压式升降云梯升高以将消防员送往高处,消防员手持消防水枪对高层建筑着火处进行喷水灭火。
但当着火楼层的窗户处于封闭状态,且楼层内还有人员等待救援时,消防水枪的水难以喷射到室内,需要另外花时间将窗户破碎并搭建救援平台,不仅影响灭火效率,还耽误救援时间。因此,需对此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快速将封闭的窗户破碎并搭建救援通道,以提高灭火效率并争取救援时间,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层建筑智能灭火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层建筑智能灭火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层建筑智能灭火系统,包括升降云梯和破窗装置,所述破窗装置包括救援架,所述救援架与升降云梯铰接设置,所述升降云梯上设置有驱使救援架转动的驱动件,所述救援架远离升降云梯的一端设置有破碎锥,所述破碎锥位于救援架背离升降云梯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将着火楼层的窗户玻璃以救援受困人员并灭火时,消防员站在站台上,升降云梯升高以将消防员送往高处,驱动件驱使救援架朝靠近高层建筑的方向转动,破碎锥跟随救援架转动并将窗户玻璃击碎,从而将室内与室外导通,消防员手持消防水枪往室内喷水灭火,使得消防水枪喷出的水能够更好的射入室内,以提高灭火效率。同时,救援架形成逃生通道,若受困人员还有逃生能力,便可及时通过救援架逃离火灾现场。若受困人员受伤或昏迷,消防员可从站台上快速下落至救援架上并通过救援架进入室内抢救伤员,再将伤员通过救援架带离火灾现场。从而显著降低现场搭建救援通道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救援效率,从而挽救更多的生命。
优选的,所述救援架远离升降云梯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收卷有软梯,所述软梯采用钢结构设置,所述软梯的一端自由设置,所述软梯的自由端通过拉绳与救援架固定连接,所述救援架上设置有用于切断拉绳的切割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部分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如高层住宅楼,窗户距离楼层地面具有较大的高度,受困人员在火灾现场待久后,难免身心力乏,导致攀爬窗台困难,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因此,通过设置软梯,当破碎锥将窗户破碎后,软梯位于高层建筑楼层内,切割组件将拉绳切断,收卷在连接杆上的软梯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放,因软梯采用钢结构材质制成,使得软梯具备良好的耐高温性,以使得软梯不会自燃。受困人员通过攀爬软梯即可从窗户逃生。当受困人员受伤或昏迷时,消防员在背负伤员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爬梯快速地逃离火灾现场,从而为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优选的,所述切割组件包括抗压板与切割刀,所述破碎锥穿过抗压板并与抗压板滑动连接,所述切割刀固定在抗压板靠近救援架的一侧,所述拉绳穿过切割刀与救援架之间的空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破碎锥将窗户玻璃击碎后,抗压板会与窗户边框发生碰撞,抗压板在冲击力的作用下朝靠近救援架的一侧滑动,切割刀跟随抗压板滑动,从而将拉绳切断,以使得收卷在连接杆的软梯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放,以便楼层内的人逃生。相比于使用其他用电设备切断拉绳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用电设备因撞击或高温环境下运行故障的问题,以确保软梯能够正常下放,从而提高救援成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文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文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05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判断行李是否被错拿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孔板流量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