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组分检测自动移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0114.1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6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薄翠梅;陆宗耀;李俊;蔡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5/04 | 分类号: | G01N35/04;G01N3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刘畅;徐冬涛 |
地址: | 2118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分 检测 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组分检测自动移液装置,它包括样品池、样品池底座(1)、机械臂(2)和移液针(7),其中:机械臂(2)包括纵向的升降杆和横向的旋转杆,旋转杆设置于升降杆顶部,以升降杆为圆心做旋转操作;移液针(7)设置于旋转杆远端的底部且竖直向下;样品池在底座(1)上以升降杆为圆心半圆式排布,样品池围成的半径与移液针(7)至升降杆轴心的距离一致。本发明装置可在线取样,通过移液针自动清洗、定标、取样及检测,保证样品为当前发酵过程中的原位样品,并大大提升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移液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多组分检测自动移液装置,以及一种移液针快速精准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底物与产物的浓度对发酵过程的反应速率、产品的转化率以及细胞代谢途径的选择有着重大影响。对重要组分浓度进行实时监控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也为后续的对发酵过程的改良提供数据上的帮助。
目前市场上的浓度分析仪器,大部分采用离线检测的方式。离线检测需要人工进行采样、稀释,并通过复杂的预处理后输入到仪器中检测,具有较大的滞后性,使得检测周期大大延长。从而导致无法实时获取发酵过程中底物浓度的实时数据,并因此限制了通过浓度信息对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底物浓度在线原位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组分检测自动移液装置。
技术方案:
一种多组分检测自动移液装置,它包括样品池、样品池底座、机械臂和移液针,其中:
机械臂包括纵向的升降杆和横向的旋转杆,旋转杆设置于升降杆顶部,以升降杆为圆心做旋转操作;
移液针设置于旋转杆远端的底部且竖直向下;
样品池在底座上以升降杆为圆心半圆式排布,样品池围成的半径与移液针至升降杆轴心的距离一致。
优选的,机械臂由步进电机带动传动齿轮水平旋转及垂直升降运动,使移液针移动至检测所需的样品池完成移液操作。
优选的,传动齿轮下方装有遮光片,与置于步进电机与传动齿轮的中心连线上的光耦传感器协同调控,对机械臂运动进行反馈控制,提高控制效率。
优选的,光耦传感器呈U形构造,遮光片移动时进入或离开U形构造的凹槽瞬间触发光耦传感器,以反馈传动齿轮转动位置。
优选的,样品池包括检测池、标样池、取样池及清洗池。
优选的,检测池设置3个对应3种组分的检测,并设有进液口、出液口、溢流口,使清洗时液体单向流动以保证清洗的效果。
优选的,检测池的顶部配备2mm进样孔,进样孔的圆心位于移液针的旋转路径上,防止空气中的杂质影响检测效果。
优选的,标样池容纳8个离心管,离心管的圆心位于移液针的旋转路径上,为多组分检测提供多种标样。
优选的,清洗池设置于样品池的尾端,亦是机械臂旋转杆的原点位置,直接进行清洗操作,减少运动次数,提高检测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提供了一种多组分检测自动移液装置,可在线取样,光耦复位可消除往返运动的回程查,旋转定位仅需要考虑步进电机旋转角度,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实现快速定位,通过移液针自动清洗、定标、取样及检测,保证样品为当前发酵过程中的原位样品,并大大提升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多组分检测自动移液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半圆式分布的样品池底座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移液针快速精准定位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移液针复位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01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