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布式数据的营销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9596.9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5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洪传翔;宋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蘑菇财富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7 | 分类号: | G06F16/9537;G06F16/9536;G06Q30/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特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53 | 代理人: | 黄彧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布式 数据 营销 推荐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数据的营销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营销推荐方法包括:采用分布式数据存储收集用户的访问数据;从所述分布式数据存储中筛选出付费用户;对所述付费用户的所述访问数据进行统计,获得具有付费意愿的用户画像;利用所述用户画像对用户群中的各个用户进行匹配;向匹配成功的用户推送相应的营销内容。本发明的营销推荐方法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能够支持存储大数据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以用于全面刻画用户画像,匹配准确率高,提高用户付费转化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数据的营销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数据分析系统采用传统的数据库存储数据,存储了用户的基本信息和少量的动作记录,然后利用后台代码逻辑对用户信息进行共性判断,对有付费用户共性的用户推荐对应付费内容。
但是由于传统数据库的性能瓶颈,收集的用户数据量较小,用户共性特点不明显,而数据量不足又会导致输出的用户画像模糊,后期匹配准确度不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营销推荐方法数据库存储的数据少,输出的用户画像模糊,后期匹配准确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数据的营销推荐方法,所述营销推荐方法包括:
采用分布式数据存储收集用户的访问数据;
从所述分布式数据存储中筛选出付费用户;
对所述付费用户的所述访问数据进行统计,获得具有付费意愿的用户画像;
利用所述用户画像对用户群中的各个用户进行匹配;
向匹配成功的用户推送相应的营销内容。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用分布式数据存储收集用户的访问数据包括:
用户访问课程频道时,采集用户访问的具体课程频道、所属的城市区域、在频道停留的时间、在频道内的发言记录和发言频率,并且当用户产生付费动作时,对付费动作进行标记;
将采集到的用户访问的具体课程频道、所属的城市区域、在频道停留的时间、在频道内的发言记录、发言频率以及付费动作的标记保存到分布式数据存储中。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付费用户的所述访问数据进行统计,获得具有付费意愿的用户画像包括:
根据付费用户的基础信息和所述访问数据对付费用户进行画像;
再根据付费用户的各个画像参数对付费成交的贡献比例计算加权系数;
对各个所述画像参数进行加权计算,获得具有付费意愿的用户画像。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付费用户的基础信息和所述访问数据对付费用户进行画像包括:
从付费用户的所述基础信息和所述访问数据中挑选出与付费相关的各项信息,并将挑选出的各项信息作为付费用户的初始画像参数。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再根据付费用户的各个画像参数对付费成交的贡献比例计算加权系数包括:
预先定义一付费用户模型,所述付费用户模型中设置有与付费相关的各项信息所占的贡献百分比;
通过各项信息所占的贡献百分比乘以付费用户数得到各项信息的加权系数。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各个所述画像参数进行加权计算,获得具有付费意愿的用户画像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蘑菇财富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蘑菇财富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95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