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月板缝合导向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9577.6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8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许川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可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月板 缝合 导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月板缝合导向器,包括导向装置和定位杆,导向装置上设置有针孔、侧边槽和插槽,针孔从导向装置的第一侧面向中间延伸,一直延伸到与针孔连通的位置;插槽从导向装置的顶面到底面贯穿导向装置;定位杆包括定位杆头部和定位杆杆部,定位杆杆部可滑动地插入插槽中,导向装置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固定螺丝,该固定螺丝从第二侧面插入插槽,从而在导向装置调节到适当位置的时候通过拧紧该固定螺丝将定位杆杆部固定在插槽中;定位杆头部包括穿刺孔和弧形部,穿刺孔设置在弧形部的一端端部;该弧形部的另一端端部固定设置在定位杆杆部的顶端上,当固定螺丝将定位杆杆部固定在插槽中时,针孔与穿刺孔的位置对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月板缝合导向器。
背景技术
半月板前角缝合需要用由外向内(outside-in)方法进行缝合,临床上采用穿刺针带线圈方法从体外经皮肤向关节内盲穿的方法进行操作,操作依赖术者的空间定位感觉,因此很难一步到位,尤其对于初学者困难度更高,难以完成。
现有技术中半月板前角缝合采用穿刺针带线圈盲穿的方法,依靠术者的经验和空间定位感觉,并没有专门的导向定位工具。术者用穿刺针头根据解剖位置估计进行定位穿刺,并不精确,需要反复尝试。
由于现有技术依靠术者的感觉,需要经验累积,而且要通过试错来校正,效率低,前交叉韧带定位器头部不匹配,不好固定半月板,导向装置长,针头长度不够,提高了手术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半月板缝合导向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如何提供一种半月板缝合导向器,能够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增加缝合效率,并使操作更精准。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半月板缝合导向器,包括导向装置和定位杆,所述的导向装置上设置有针孔、侧边槽和插槽,所述的针孔从导向装置的第一侧面向中间延伸,一直延伸到与针孔连通的位置;所述的插槽从导向装置的顶面到底面贯穿所述的导向装置;所述的定位杆包括定位杆头部和定位杆杆部,所述的定位杆杆部与所述的插槽匹配并可滑动地插入插槽中,通过定位杆杆部在插槽中的滑动使得导向装置能够顺着定位杆杆部滑动调节位置,导向装置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固定螺丝,该固定螺丝从第二侧面插入插槽,从而在导向装置调节到适当位置的时候通过拧紧该固定螺丝将定位杆杆部固定在插槽中;所述的定位杆头部包括穿刺孔和弧形部,所述的穿刺孔设置在弧形部的一端端部;该弧形部的另一端端部固定设置在定位杆杆部的顶端上,当所述的固定螺丝将定位杆杆部固定在插槽中时,所述针孔与所述穿刺孔的位置对应。
所述的导向装置的外形轮廓为立方体;所述的针孔和侧边槽均从导向装置的顶面到底面贯穿所述的导向装置。
所述的定位杆头部与定位杆杆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的穿刺孔为圆形孔,该穿刺孔的直径为1mm至3mm。
所述插槽的横截面为矩形,该插槽的长为5mm,宽为2mm。
所述插槽靠近第二侧面的侧边与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为1mm至3mm。
所述针孔的横截面为圆形,该针孔的直径为1mm至3mm。
所述侧边槽的宽度为1mm,长度为2mm。
所述定位杆杆部的长度为15cm,厚度为1.5mm,所述穿刺孔与定位杆杆部的顶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cm。
所述导向装置的长为5cm,宽为8mm,高为2cm。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半月板缝合导向器相对于之前的盲穿技术使操作能够更精确的进行,尤其适合初学者使用,此外穿刺精确后节省穿刺次数,能够节省手术时间,减少副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95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料瓶盖
- 下一篇:一种联合汉明码的数据随机加密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