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标线逆反射测量仪的光路装置及具有其的标线逆反射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8764.2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0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郎彦宇;李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55 | 分类号: | G01N21/55;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鼎立东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1 | 代理人: | 陈佳妹;朱慧娟 |
地址: | 102400 北京市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线 逆反 测量仪 装置 具有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标线逆反射测量仪的光路装置,包括壳体、进光反射器件和反光反射器件,进光反射器件包括光源反射镜、扩束镜、进光反射镜、准直镜和平面镜,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光源和反射光接收器,光源反射镜设置在光源的下端,扩束镜设置在光源反射镜的反射面的对侧,进光反射镜设置在扩束镜的反射面的对侧,壳体的另一侧开设有测光孔,且进光反射镜与准直镜相对设置,平面镜设置在测光孔的对侧,准直镜设置在测光孔的上方,光源的光依次经过光源反射镜、扩束镜、进光反射镜、准直镜和平面镜通过测光孔射出,准直镜将反射光反射至反光反射器件。这样以使进光光路和反射光路缩短,从而不需要使用精度高器件,减少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逆反射检测仪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标线逆反射测量仪的光路装置及具有其的标线逆反射测量仪。
背景技术
现有的标线逆反射测量仪的设计都是采用共光路的系统,共光路的系统由于其本身光路的特点,就需要比较长的光路部分,在实际路面上使用的时候由于地面的不平会造成测量的误差。另外对于标线逆反射系数的测量,入射角度和观测角度要求都很高,这就需要加工一个长度比较长,精度很高的光路使用的零部件,其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标线逆反射测量仪的光路装置,包括壳体、进光反射器件和反光反射器件;
所述进光反射器件包括光源反射镜、扩束镜、进光反射镜、准直镜和平面镜;
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光源和反射光接收器;
所述光源反射镜设置在所述光源的下端;
所述扩束镜设置在所述光源反射镜的反射面的对侧;
所述进光反射镜设置在所述扩束镜的反射面的对侧;
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开设有测光孔;且
所述进光反射镜与所述准直镜相对设置;
所述平面镜设置在所述测光孔的对侧;
所述准直镜设置在所述测光孔的上方;
所述光源的光依次经过所述光源反射镜、所述扩束镜、所述进光反射镜、所述准直镜和所述平面镜通过所述测光孔射出;
从所述测光孔中射入的反射光通过所述平面镜反射至所述准直镜,所述准直镜将所述反射光反射至所述反光反射器件,所述反光反射器件将所述反射光反射至反射光接收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光反射器件包括第一反光反射镜、第二反光反射镜和第三反光反射镜;
所述第一反光反射镜设置在所述准直镜的反射面的对侧;
所述第二反光反射镜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光反射镜的反射面的对侧;
所述第二反光反射镜设置在所述光源和所述反射光接收器之间;
所述第三反光反射镜设置在所述反射光接收器的下方,以使所述反射光依次经过所述平面镜、所述准直镜、所述第一反光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光反射镜和所述第三反光反射镜反射至所述反射光接收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扩束镜为柱面扩束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准直镜为柱面准直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源处设置有第一光阑;
所述第一光阑包括“L”型内腔;
所述第一光阑的弯折处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所述第一安装孔处设置有所述光源反射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射光接收器处设置有第二光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京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87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