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秋冬干旱灾害损失动态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8492.6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7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娄宇昕;陈亚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鼎鸿家庭农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2;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炎英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秋冬 干旱 灾害 损失 动态 评估 方法 | ||
1.一种茶叶秋冬干旱灾害损失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茶叶生产地气象数据、茶树品种资料、茶树开采期,建立各茶树品种开采期模型,每年根据气象条件确定茶树开采期;
2)根据收集的茶叶生产地气象数据、茶树品种资料、茶树开采期、反映茶树芽叶生长的物候期数据、茶叶从春茶开始采摘到春茶采摘结束,逐日生产数据以及采茶工人数和茶叶价格建立茶叶经济产出模型、霜冻影响时期模型、上一年度夏季高温干旱经济损失模型、越冬期低温冻害经济损失模型、春季霜冻经济损失模型,校准所述模型;
3)根据收集的数据,假设茶树没有遭受上一年度夏季高温干旱、秋冬干旱、越冬期低温冻害、春季霜冻,根据茶叶经济产出模型计算出单位面积茶园的期望理论经济产出ECO,根据上一年度夏季高温干旱经济损失模型、越冬期低温冻害经济损失模型、春季霜冻经济损失模型计算出单位面积茶园因上一年度夏季高温干旱、越冬期低温冻害、春季霜冻造成的经济损失LECOS、LECOY、LECOF;
4)当年单位面积茶园实际经济产出为ECOR,秋冬干旱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LECOD由下式决定:
LECOD=ECO–ECOR–LECOS–LECOY–LECOF (1);
5)根据步骤4,该次秋冬干旱造成的茶叶经济损失率L由下式决定:
L=LECOD/ECO (2);
6)计算当地秋冬季节晴天不同温度下茶园蒸腾量,根据历年资料建立不同温度下晴天茶园平均蒸腾量;秋冬干旱期间,以日平均温度20℃对应的蒸腾量为基数,不同日平均温度对应的蒸腾量与日平均温度为20℃对应的蒸腾量之比为该日的干旱时间指数;秋冬干旱期间,逐日日干旱时间指数相加为该年度秋冬干旱时间指数;
7)建立茶叶秋冬干旱经济损失率评估表,进行评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秋冬干旱灾害损失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越冬期低温冻害经济损失模型中,设越冬期的极端最低温度为Tmin,低温冰冻过程日平均温度低于0℃的累积值为ATB,茶树冻害指数IFI=a1Tmin+b1 ATB(式中a1、b1为系数),越冬期低温冻害造成的春季茶叶经济损失率fs(IFI)由下式决定:
式中,IFIH是茶树开始遭受冻害的冻害指数,IFIL是茶树开始遭受严重冻害的冻害指数,as、bs、cs为系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秋冬干旱灾害损失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上一年度夏季高温干旱经济损失模型中,设夏季日平均温度在30℃及以上、日最高温度在35℃及以上且日平均相对湿度在65%及以下的持续高温日数为d35,日最高温度在38℃及以上持续高温日数为d38,日最高温度在40℃及以上持续高温日数为d40,高温热害指数1(IHI1)由下式决定:
式中a35、b35为系数;
高温热害指数2(IHI2)由下式决定:
式中a38、b38为系数;
高温热害指数3(IHI3)由下式决定:
式中a40、b40为系数。
夏季高温热害指数IHI=Max{IHI1,IHI2,IHI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鼎鸿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鼎鸿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84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