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网络嗅探的REST接口规范封装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58445.1 | 申请日: | 2021-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9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杨子桐;尹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曹兆霞 |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络 rest 接口 规范 封装 系统 | ||
1.一种基于网络嗅探的REST接口规范封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API流量嗅探模块,API规范提取模块和API共享平台模块;
所述API流量嗅探模块基于中间人攻击的原理实现对移动应用中的API调用流量的拦截和分析;
所述API规范提取模块负责对拦截到的API调用集合进行过滤和分类,以及自动化生成JSON HyperSchema格式的API规范;
所述API共享平台模块以JSON HyperSchema为核心实现API规范的共享、开放和展示,并提供分享权限控制、搜索、API调用测试、API规范纠错功能;
所述API规范提取模块包括JSON类型推导子模块、API聚类子模块和API规范生成子模块;
所述JSON类型推导子模块用于对JSON类型进行形式化描述;
所述API聚类子模块用于根据JSON类型的形式化描述计算的JSON类型相似度和URL相似度计算得到API之间的相似度后,进行聚类得到多个API样本簇;
所述API规范生成子模块用于从每个API样本簇中提取API共有的属性,生成API模型,并依据API模型输出JSON HyperSchema格式的API规范,作为API共享平台模块的输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嗅探的REST接口规范封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PI流量嗅探模块包括移动终端和中间人攻击服务器;
所述移动终端植入有自签根证书;
所述中间人攻击服务器拥有移动终端植入的自签根证书的私钥,与API规范封装用户交互;
API规范封装用户操作位于移动终端的移动应用,使之产生API调用流量;移动终端通过VPN将API调用流量转发到中间人攻击服务器,中间人攻击服务器与移动终端完成SSL握手并将接收的API调用流量发送目标应用服务器,获得目标应用服务器的响应后再转发给移动终端;中间人攻击服务器拦截到的API调用流量为API规范提取模块的输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网络嗅探的REST接口规范封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构建API流量嗅探模块时,需要安装中间人攻击服务器,同时还需要进行CA证书安装和网络配置,通过执行中间人攻击服务器实现嗅探API调用流量;
API流量嗅探模块获取API调用流量的结果以数据列的形式进行表示,具体包含API请求时间、HTTP方法、协议、IP地址、请求路径、状态码、返回结果类型、返回结果大小、请求耗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嗅探的REST接口规范封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式化描述为:
Type::=Primitive|Composite|Union
Primitive::=Null|Boolean|Number|String
Composite::=Object|Array
Union::=(Type+Type)
Object::={k1:T1,k2:T2,...,kn:Tn}
Array::=[T1,T2,...,Tn]
RArray::=[Type*]
其中,根类型Type包括基本类型Primitive、复合类型Composite和联合类型Union,基本类型Primitive包括空类型Null,布尔类型Boolean,数字类型Number,字符串类型String,复合类型Composite包括无序键值对集合类型Object和有序列表类型Array,RArray为Array的精简表达式,kn属于字符串类型String,[T1,T2,...,Tn]表示序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嗅探的REST接口规范封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PI聚类子模块具体包括:
(a)依据URL路径相似度和查询相似度的加权和计算两个API调用流量的URL相似度;
(b)基于JSON类型表达式计算JSON类型相似度;
(c)JSON类型相似度和URL相似度加权得到两个API调用流量之间的API相似度;
(d)依据API相似度,采用需要距离矩阵的层次聚类算法来对API相似度进行聚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84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