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齿轮热变形后的挽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8134.5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5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琼;郑捷;王冬冬;施洋洋;崔士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F17/00 | 分类号: | B23F1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刘代春;郭云 |
地址: | 40226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变形 挽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轮热变形后的挽救方法,用于热处理后变形超差的齿轮,包括以下步骤:修复齿顶圆;去除齿面上多余的磨削余量;磨削齿根;渗碳淬火,并控制形变量。采用本发明,由于热处理后得到的齿轮的变形量过大,因而对齿轮采取了返修齿顶圆、磨削齿面、磨削齿根等操作,齿轮在磨削修正后减薄了其表面渗碳层的厚度;为了保证齿轮的结构强度,对齿轮再次进行渗碳淬火,以保证渗碳层的厚度达标并增强齿轮的结构强度;在该渗碳淬火过程中,通过调节渗碳淬火条件以控制齿轮的形变量,使得渗碳淬火时齿轮的形变量不至于过大;减少齿轮再次磨削的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轮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齿轮热变形后的挽救方法。
背景技术
高强度齿轮的加工工艺流程为:齿胚制作→开齿→热处理(渗碳淬火)→基准修正→磨齿。
在开齿工序,齿根圆角一般根据留磨量沉切成品;由于齿轮在渗碳淬火热处理过程中难免存在变形问题,比如齿轮产生椭圆变形、齿顶圆和齿根圆直径胀大等;因而需要对齿轮进行精加工磨齿,但在磨齿时为了保证齿根的强度,不进行齿根的磨削。而当齿面的变形过大,对齿面进行磨削修正后,容易使齿面、齿根连接处产生齿根凸台;此外,过大的变形使得齿面在磨削后,齿面存在渗碳层深度不够的问题,因而易造成齿轮的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齿轮变形过大后进行修正,易产生齿根凸台从而使得齿轮报废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挽救变形过大的齿轮的齿轮热变形后的挽救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齿轮热变形后的挽救方法,用于热处理后变形超差的齿轮,包括以下步骤:
S1:修复齿顶圆;
S2:去除齿面上多余的磨削余量;
S3:磨削齿根;
S4:渗碳淬火,并控制形变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由于热处理后得到的齿轮的变形量过大,因而对齿轮采取了返修齿顶圆、磨削齿面、磨削齿根等操作,齿轮在磨削修正后减薄了其表面渗碳层的厚度;为了保证齿轮的结构强度,对齿轮再次进行渗碳淬火,以保证渗碳层的厚度达标并增强齿轮的结构强度;在该渗碳淬火过程中,通过调节渗碳淬火条件以控制齿轮的形变量,使得渗碳淬火时齿轮的形变量不至于过大;方便后续对齿轮地进一步处理,减少齿轮再次磨削的厚度。
进一步地,在S3中,采用磨齿机去除齿根的胀大部分,且磨齿机的刀具形状及尺寸与成品齿轮的齿根完全一致。使用仿形的方式制作刀具,方便齿根的处理和修磨。
进一步地,刀具端部呈锥形结构,且在磨齿根时齿面远离齿根的部分与刀具间存在间隙。便于保护齿面,使得刀具磨削时只加工齿根部位。
进一步地,刀具的端部具有过渡圆角。该过渡圆角根据齿轮的需求而设置,以保证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
进一步地,对S4中渗碳淬火的碳浓度、淬火介质、温度、时间及齿轮的装炉方式进行调节,以减小渗碳淬火的形变量。通过调节上述变量,以控制齿轮的形变量,尽量减小渗碳淬火的形变量,以减小后续对齿轮进行处理时的磨削量。
进一步地,在进行S4的渗碳淬火时,齿轮上套有仿形工装,以限制齿轮的最大形变量。可使用仿形工装套在齿轮上,以对齿轮的最大形变量进行限制,减小齿轮的形变。
进一步地,还包括S5:基准修正。齿轮再次进行渗碳淬火后,由于齿轮的尺寸会发生改变,因而需要进行基准修正,其中基准包括但不限于齿面精磨加工基准、相关检查基准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81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