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冶金焦末球团粘合剂及球团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7945.3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8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俊;蔡基伟;周雪霞;张志明;张华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建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242 | 分类号: | C22B1/242;C21B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智多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70 | 代理人: | 克欣涛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金 焦末球团 粘合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冶金焦末球团粘合剂及球团制备方法,粘合剂中按照各组分所占的质量百分比,包括预糊化淀粉20~50%、羧甲基纤维素5~8%、聚乙烯醇1~3%、聚丙烯酰胺1~3%、可分散乳胶粉1~3%、磷酸二氢铝1~3%、塑性黏土30~40%、硅灰10~20%;制备焦末球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焦末、冶金焦末球团粘合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向制得的混合物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均匀搅拌;将湿混合物料放入成型机加压成型;将球团放入烘箱中烘干或者在自然条件下晾干。本发明可实现焦末的再利用,从而节约优质炼焦煤,其工艺成熟,生产成本低,制备得到的型焦质量和理化性能都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型焦粘合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冶金焦末球团粘合剂及球团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冶金行业中,焦炭是传统高炉炼铁等冶金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燃料和碳来源,主要起还原、透气、碳源、热源四方面的作用,是保证高炉冶炼效率和提高铁产品质量的关键。
焦末是冶金、电石、化工等生产企业在焦炭生产、破碎、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焦炭粉末,因粒度小(≤10mm),不符合生产工艺要求而被废弃。我国每年焦炭破碎过程产生的焦末在4000万吨以上,资源量巨大。
焦末是一种自身成型性能极差的物质,厂家在回收利用焦末时,一般选择利用粘合剂使焦末在常温下冷压成型,冷压成型后要使焦末球团在生产、运输过程中有足够的抗碎强度,且在投入高炉高温环境时必须具有足够的热强度,才能在高炉高温环境下不易破碎、粉化,作为骨料的通透性作用更加突出。因此,焦炭粉末制备的球团,要有足够的生球落下强度(湿强度)、干球冷强度(冷强度)、高炉投放的热态性能和抗碎强度(热强度)。
现有冶金焦末粘合剂成型率低,在球团生产、转运中没有足够的抗碎强度(湿强度、冷强度),加入高炉冶炼时也没有良好的热态性能和抗碎强度(热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冶金焦末球团粘合剂及球团制备方法,该冶金焦末球团粘合剂具有较高的成型率,利用该粘合剂制备的冶金焦末球团也具有较高的湿强度、冷强度和热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冶金焦末球团粘合剂,所述的粘合剂中按照各组分所占的质量百分比,包括预糊化淀粉20~50%、羧甲基纤维素5~8%、聚乙烯醇1~3%、聚丙烯酰胺1~3%、可分散乳胶粉1~3%、磷酸二氢铝1~3%、塑性黏土30~40%、硅灰10~20%。
优选的,所述的粘合剂中按照各组分所占的质量百分比,包括预糊化淀粉20%、羧甲基纤维素8%、聚乙烯醇3%、聚丙烯酰胺3%、可分散乳胶粉3%、磷酸二氢铝3%、塑性黏土40%、硅灰20%。
优选的,所述的粘合剂中按照各组分所占的质量百分比,包括预糊化淀粉50%、羧甲基纤维素6%、聚乙烯醇1%、聚丙烯酰胺1%、可分散乳胶粉1%、磷酸二氢铝1%、塑性黏土30%、硅灰10%。
优选的,所述的粘合剂中按照各组分所占的质量百分比,包括预糊化淀粉35%、羧甲基纤维素5%、聚乙烯醇2%、聚丙烯酰胺2%、可分散乳胶粉2%、磷酸二氢铝2%、塑性黏土36%、硅灰16%。
一种利用上述的冶金焦末球团粘合剂制备焦末球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焦末、上述冶金焦末球团粘合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物料备用;步骤二,向制得的混合物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均匀搅拌,制得湿混合物料备用;步骤三,将湿混合物料放入成型机加压成型,制得球团;步骤四,将球团放入烘箱中烘干或者在自然条件下晾干。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冶金焦末球团粘合剂在混合物料中所占的比例为3~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混合物料中加入的水的质量为混合物料质量的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建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建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79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