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7626.2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7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潇;段崇森;何江浩;于江华;覃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0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杭清涛 |
地址: | 2100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渗滤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该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降浓单元、膜处理单元、反洗单元和智能控制单元,预处理单元包括调节池、混凝池和砂滤池,用于去除废水中大颗粒沉淀和部分COD;降浓单元包括臭氧接触池,臭氧接触池内设有臭氧曝气头,用于将污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物质;膜处理单元包括DTRO膜处理设备,用于对污水进行反渗透膜处理;调节池、混凝池、砂滤池、臭氧接触池和DTRO膜处理设备通过各自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依次顺序连接。本发明工艺布局紧凑,设备集中,能大大减少占地面积,节约基建费用和运行管理费用,且工艺出水能达标排放,为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废水的处理提供一条高效节能的方法,对于用地紧张的垃圾中转站内的废水处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由于不少垃圾中转站缺乏配套的废水处理设施,大多数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往往采用外运或通过城镇管道的方式排走。但外运处理存在跑冒滴漏的问题,影响城市环境;排入雨水管网进入河道或者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这会加重我国的水体黑臭现象或者严重冲击市政污水厂的正常运行。然而以物化+生化+膜等现代处理工艺在处理垃圾渗滤液时却有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以膜法为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处理工艺虽然出水效果尚可,但该工艺的运行成本较高,尤其是在COD浓度在几万条件下时会加剧膜的污染,频繁的更换膜管会给操作管理带来不便。如申请专利号CN201210129450,公开了一种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工艺和装置,该专利虽然采用了微电解和MBR两项处理工艺,但该技术处理后渗滤液的COD却在1000mg/L以内,不仅达不到排放标准,而且因微电解处理之后的COD浓度过高而造成膜的使用寿命的下降;此外申请专利号CN202010560761.8提出了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的系统,该专利仅让经过混凝沉淀的渗滤液直接进入NF和RO膜处理装置,虽然COD的去除效率达到99.6%,但膜的频繁更换造成运行成本的上升,且膜净化产生的浓液也是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种减少膜污染的渗滤液处理设备和方法。
其次,以生化为主要处理方法的组合工艺较为复杂,多数包括多级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膜生物反应池和沉淀池等长工艺单元,不仅需要较长的停留时间,而且会产生大量污泥等固体废弃物。如申请专利号201920659099.4提出了一种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智能集成设备,该专利设计渗滤液依次通过混凝反应器、厌氧消化池、一级接触氧化池和二级接触氧化池、MBR膜生物反应器,虽然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出水,但设计的整体流程过于庞大,产生的污泥量居多。而申请专利号CN202010063797.5提出的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该专利为获得较高质量的出水和减少能源消耗依次构建了预处理设备、厌氧处理设备、好氧处理设备、深度处理设备和污泥处理设备,过大的占地面积和产生巨大的污泥量限制其在小型垃圾中转站的广泛应用。因此,必须开发一种小型高效的处理系统解决中转站渗滤液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结合现有垃圾中转站现有垃圾中转站悬浮物高、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氨氮含量高、病原菌的种类多的现状,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可以更好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成功解决中转站垃圾渗滤液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76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