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7573.4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0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闫健;钟志刚;朱清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1/00 | 分类号: | F25D31/00;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冷系统,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可以解决现有制冷系统的精准性差和效率低下的问题。该制冷系统包括:供管、回管和多个制冷组件;每个制冷组件包括:封闭箱体,该封闭箱体内充注有第一冷媒;冷凝器,位于该封闭箱体内,且位于该第一冷媒的液面上方;进液管,连接于该供管与该冷凝器的入口之间;出液管,连接于该冷凝器的出口与该回管之间;第一阀组,设置于该进液管和/或该回液管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在浸没式液冷技术中,使用绝缘冷媒来冷却用电设备,可以根据相变换热原理,利用冷媒沸腾时的汽化潜热来散热。但是,目前,浸没式液冷冷却系统通常只设置一个冷却箱体,并将所有用电设备放置在该冷却箱体内,导致无法根据不同用电设备的制冷需求单独制冷,制冷效率低下,且精准度差。另外,也无法对制冷需求低的用电设备降低制冷功率,因此造成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冷系统,以解决现有制冷系统的精准性差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包括:供管、回管和多个制冷组件;每个制冷组件包括:封闭箱体,该封闭箱体内充注有第一冷媒;冷凝器,位于该封闭箱体内,且位于该第一冷媒的液面上方;进液管,连接于该供管与该冷凝器的入口之间;出液管,连接于该冷凝器的出口与该回管之间;第一阀组,设置于该进液管和/或该回液管上。
基于第一方面提供的制冷系统,多个制冷组件通过出液管和进液管并联于供管和回管上,并控制每个封闭箱体各自对应的第一阀组以实现独立制冷,能够根据各封闭箱体内的热源,如大功率用电设备的制冷需求,精确地进行制冷,从而提高制冷的精准度。
另外,由于多个封闭箱体根据制冷需求独立制冷,可以实现对高制冷需求的用电设备快速制冷,从而提高制冷效率,且可以实现对低制冷需求的用电设备慢速制冷或停止制冷,从而节省能源,降低成本。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
101-供管;102-回管;103-封闭箱体;104-冷凝器;105-进液管;106-出液管;107-第一阀组;108-补液器;109-供电连接组件;110-盖板;111-维护空间;112-过滤器;113-密封板;114-第一冷媒的液面;201-供电底座;202-补液管;203-第二阀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75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