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电子设备的接线装置及光伏逆变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7540.X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2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冯嘉;宋云辉;卢盈;吴生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士惟新能源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H02G3/08;H02G3/16;H02G3/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李萍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电子设备 接线 装置 逆变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电子设备的接线装置,包括用于与外部导线连接的接线件,接线装置还包括用于活动地连接于电力电子设备的外壳上的接线座,接线件设置于接线座上,接线座具有位于电力电子设备的外壳内的非接线位置和位于外壳之外的接线位置,接线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接线座在非接线位置和接线位置之间移动的驱动机构。该接线装置不使用接线盒即可完成接线,快速可靠,且较为美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设备接线领域,涉及一种电力电子设备的接线装置及具有这种接线装置的光伏逆变器。
背景技术
逆变器、变频器、不间断电源等设备的电源及电源转换设备一般都需要与输入或输出端接线,为了接线时好操作,接线处常常凸出外壳。常见的做法是使用一个接线盒,接好线后将接线盒锁在外面即可。但这样会带来一些问题,一方面接好线后接线盒外露,加长了机器的整体尺寸,增加了安装空间要求;另一方面,外露的接线盒会打破原有造型设计,破坏外观比例,不符合设备外观变美的趋势。
中国专利CN212182584U公开了一种光伏逆变器用三层接线端子,包括塑料外壳、导电板、锁定板和旋转块,所述塑料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安装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顶部与塑料外壳的表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塑料外壳的表面开设有接线孔,所述接线孔连通于接线端子的内部。该专利通过按动把手,把手通过限位杆、旋转块、连接柱和锁定板将力传给弹簧,使弹簧发生形变,通过弹簧形变产生的弹力使限位杆卡合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的凹槽内,步骤繁琐,不够省力;同时三层接线端子结构体积过大,占用了额外的安装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电子设备的接线装置,能够在满足方便接线的情况下,无需额外设置外露的接线盒,该电力电子设备不额外占用安装空间,且较为美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能够在满足方便接线的情况下,无需额外设置外露的接线盒,不额外占用安装空间,且较为美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电子设备的接线装置,包括用于与外部导线连接的接线件,所述接线装置还包括用于活动地连接于电力电子设备的外壳上的接线座,所述接线件设置于所述接线座上,所述接线座具有位于所述电力电子设备的所述外壳内的非接线位置和位于所述外壳之外的接线位置,所述接线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接线座在所述非接线位置和所述接线位置之间移动的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外壳上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底座、连杆及连杆臂,所述连杆的一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杆臂,所述接线座设置于所述连杆臂上。
优选地,所述接线装置还包括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导向杆和用于连接于所述外壳上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有导槽,所述导向杆的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连杆臂或所述接线座,所述导向杆的第二端部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导槽内。
优选地,所述导槽呈弧形且该弧形的圆心落在所述连杆的转动轴心线上,所述导槽具有首端部和尾端部;所述导向板上还设有与所述导槽的尾端部相连通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自所述导槽的所述尾端部向外延伸;当所述接线座在所述非接线位置和所述接线位置的切换过程中时,所述导向杆的第二端部可滑动地位于所述导槽内;当所述接线座在所述接线位置时,所述导向杆的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槽具有背向所述尾端部的限位壁部、面向所述尾端部的末端壁及位于所述限位臂部和所述末端壁之间的容置槽部,当所述接线座在所述接线位置时,所述导向杆的第二端部位于所述容置槽部内;所述限位臂部的上方或侧方形成有供所述导向杆通过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导向板上还设有与所述导槽的首端部相连通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自所述导槽的所述首端部向外延伸;当所述接线座在所述非接线位置时,所述导向杆的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士惟新能源技术(江苏)有限公司,未经爱士惟新能源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75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坑槽智能开挖机
- 下一篇:一种大视场大相对孔径中波红外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