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安全预警系统、加权预警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57470.8 | 申请日: | 2021-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3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筱薇倩;王瑞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8B21/06 | 分类号: | G08B21/06;G06K9/00;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 |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安全 预警系统 加权 预警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车辆驾驶预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安全预警系统、加权预警方法。一种汽车安全预警系统,包括云平台和与云平台进行通信连接的若干个车载终端、无人机、监控终端,所述云平台获取车载终端和无人机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分类后,发送到监控终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云平台对车载终端和无人机获取的数据参数与预存的多参数分类器进行一一对应分类和计算,获得驾驶员的疲劳状态、疲劳等级并生成疲劳预警发送给监控终端,形成了一个集多个车辆、多名驾驶员同时进行疲劳监测和预警的综合管理平台,便于实时监测,提高工作效率,也为后续应急调度做准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驾驶预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安全预警系统、加权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驾驶员长时间保持驾驶状态极易产生疲劳,疲劳驾驶极易发生严重事故,有效监测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并在驾驶员处于疲劳状态时给予提醒可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当前存在各种检测驾驶员疲劳驾驶的技术,如基于面部表情识别的疲劳驾驶检测技术、基于连续驾驶时间监测的疲劳驾驶检测技术、基于车辆数据的疲劳驾驶检测技术等等,现有技术包括接收采集的驾驶员的正面图像,在采集的图像中进行人脸检测,在检测到的人脸中进一步定位人眼,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对检测到的人眼进行定位,识别人员状态,以及跟踪多帧图像中人眼的状态的变化,判断驾驶员是否疲劳。该疲劳驾驶检测的方法适用于单个驾驶员的疲劳检测,并不适合多个车辆疲劳驾驶的监控,目前还缺少一个针对多个车辆、多名驾驶员同时疲劳监测和预警的综合管理平台。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安全预警系统、加权预警方法,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安全预警系统,包括云平台和与云平台进行通信连接的若干个车载终端、无人机、监控终端,所述云平台获取车载终端和无人机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分类后,发送到监控终端。
具体地说,所述云平台获取的数据包括头部运动参数、眼部运动参数、面部特征参数、驾驶参数、连续不操作方向盘时间、车道线偏离参数。
具体地说,所述车载终端包括终端主板和分别与终端主板对应引脚连接的通信设备、摄像头、角度传感器、导航定位设备。
具体地说,所述云平台包括云平台控制器和分别与云平台控制器对应引脚连接的多参数分类器、计算单元、预警单元、计时单元、通信单元。
具体地说,所述多参数分类器包括:
头部动作分类器,用于对头部处理并分类,输出点头的动作;
眼部动作分类器,用于对眼部动作处理并分类,输出闭眼或眨眼或张开的眼睛的动作;
面部动作分类器,用于对面部动作处理并分类,输出张嘴或打哈欠的动作;
车道偏离分类器,用于对车辆导航路线与车辆实时路线处理并分类,输出车道是否偏离。
具体地说,所述监控终端包括监控终端控制器和分别与监控终端控制器对应引脚连接的运行监测单元、指挥调度单元、信息交互单元。
用于上述汽车预警系统的加权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云平台对多分类器的结果进行判断,
头部动作疲劳状态Q1:头部动作分类器输出为点头动作时Q1=1,没有输出时Q1=0;
眼部动作疲劳状态Q2:眼部动作分类器输出为闭眼动作时Q2=1,输出为眨眼动作时Q2=0.5,输出为张开眼睛动作时Q2=0;
面部动作疲劳状态Q3:面部动作分类器输出为打哈欠动作时Q3=1,输出为张嘴动作是Q3=0.5,没有输出时Q3=0;
车道偏离疲劳状态Q4:车道偏离分类器输出为车道偏离时Q4=1,输出为车道没有偏离时Q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师范学院,未经合肥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74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结构输送皮带廊
- 下一篇:一种理发店毛巾细小毛发去除烘干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