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水中微塑料净水收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7171.4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1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邹永;赵元;刘业峰;张丽丽;杨玉芳;王佰燕;张晨东;孙靖超;张国凯;张洪铭;魏佳帅;单渤林;郭瑾如;郑昊;于全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29/58 | 分类号: | B01D29/58;B01D29/90;B01D35/05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尚云飞 |
地址: | 113122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水 塑料 净水 收集 系统 | ||
一种海水中微塑料净水收集系统,属于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所述海水中微塑料净水收集系统包括框架以及设置于框架的漂浮机构、微塑料过滤盒、螺旋桨和螺旋泵输水机构,漂浮机构围设于框架的外部,微塑料过滤盒设置于框架的中部,微塑料过滤盒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初级过滤网、中级过滤网和终级过滤网,螺旋桨设置于框架后端的底部,螺旋泵输水机构倾斜设置于框架的前端,螺旋泵输水机构包括螺旋泵筒、设置于螺旋泵筒内部的螺杆以及与螺杆顶部连接的电机,螺旋泵筒的底部伸入水中,螺旋泵筒的顶部靠近微塑料过滤盒的一侧设置有出口。所述海水中微塑料净水收集系统能够实现水中微塑料的收集和水体的净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水中微塑料净水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微塑料(Microplastics)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新型环境污染物,被称为“海洋里的PM2.5”,主要由陆地进入海洋的大块塑料垃圾分解形成,微塑料可释放出有毒有害物,不利于渔业发展。微塑料污染被列入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二大科学问题,并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并列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
目前关于微塑料的定义并没有统一标准,一般指粒径小于5mm的塑料碎片或塑料颗粒。微塑料性质相对稳定,粒径小、密度低,与其他污染物相比表面积大、疏水性强,可长期存在于环境中,能随外力进行迁移,是众多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理想载体。当微塑料被浮游生物和鱼类等误食,能长时间滞留于生物体内,并在食物网中发生转移和富集,最终经过食物链被人类食用,严重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海水中微塑料丰度较低,一般需经过浓缩、富集等预处理方法才能被提取出。目前水样中微塑料提取的装置及方法尚未标准化,一般应用拖网的方式。
目前国内外现有的河道污水处理设备大多利用物理或化学物质对水中的杂质进行沉淀或絮凝,其工作场地主要是在河道内,而不是在机器内进行,利用物理或化学物质对水中的杂质进行沉淀或絮凝的技术缺点主要在于它并没有考虑到用于沉淀和絮凝的物理物质及化学物质会在水体内残留,不利于生态的持续发展。例如,沉水式推流式曝气机的净水技术是通过散气叶轮将“微气泡”直接注入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在混凝剂和絮凝剂的共同作用下悬浮物发生物理絮凝和化学絮凝,从而形成大的悬浮物絮凝团,在气泡群的浮力作用下“絮团”浮在波面形成浮渣,利用刮渣机从水中分离。可见,现有机器在净化水时,是在河道内将水中的杂质絮凝再行收集,投入使用的时候无论是采用物理絮凝还是化学絮凝,都会影响水中生物的生活环境并破坏水中生物的生活习性,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水中微塑料净水收集系统,能够实现水中微塑料的收集和水体的净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水中微塑料净水收集系统,包括框架以及设置于框架的漂浮机构、微塑料过滤盒、至少两个螺旋桨和至少一个螺旋泵输水机构;
所述漂浮机构围设于框架的外部;
所述微塑料过滤盒设置于框架的中部,所述微塑料过滤盒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初级过滤网、中级过滤网和终级过滤网;
所述螺旋桨设置于框架后端的底部,螺旋桨旋转带动整个系统在水中移动;
所述螺旋泵输水机构倾斜设置于框架的前端,所述螺旋泵输水机构包括螺旋泵筒、设置于螺旋泵筒内部的螺杆以及与螺杆顶部连接的电机,所述螺旋泵筒的底部伸入水中,所述螺旋泵筒的顶部靠近微塑料过滤盒的一侧设置有出口,电机带动螺杆旋转,将污水通过螺旋泵筒向上推送,并从出口排出送入微塑料过滤盒中进行过滤。
进一步的,所述海水中微塑料净水收集系统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锂电池,所述太阳能板固设于框架的后端,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输入到锂电池存储。
进一步的,所述漂浮机构采用浮板,用以实现在海上漂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学院,未经沈阳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71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压监测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薯粉条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