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7155.5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4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鸿;李佳潞 | 申请(专利权)人: | 蒙自鸿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55 | 分类号: | A61K36/855;A61P1/16;A61P3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戴嵩玮 |
地址: | 661100 云南省红***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肝病 中药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分为:青叶胆1份、茵陈0.4‑0.7份、黄芪0.4‑0.7份、马鞭草0.3‑0.6份、大青叶0.2‑0.5份、柴胡0.1‑0.2份、灵芝0.1‑0.2份、黄芩0.02‑0.08份、龙胆草0.01‑0.04份。本发明扶正祛邪,清热利湿,清肝胆湿热,泻肝胆湿火,可以通过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直接胆红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含量来治疗肝病。本发明剂型包括茶剂、胶囊和片剂,茶剂以开水充泡饮用,汤色褐黄,味微甘甜,口感平和。一般性肝损伤,饮用茶剂3‑5天恢复;谷丙转氨酶高至1000以上的患者者一个月可恢复到正常值。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07月01日、申请号为201410326602.6、发明名称为《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商品名为益肝散、清肝排毒汤等。
背景技术
中医学对肝病发生的基本认识是:对于急性黄疸肝炎、慢性黄疸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酒精性肝炎、脂肪肝、乙肝、转氨酶升高等,或由外感风热,疲劳体弱,病毒侵袭肝卫,致湿热失调,经血不通,肝功能受损而发病;或因经常饮酒过度、辛辣刺激,致肝脾感受湿热毒邪而成。
中医对肝病的治疗,以消除病因、缓解症状,促进病灶的消退为主,传统的中医一般采用扶正祛邪,清热利湿,清肝胆湿热,泻肝胆湿火,活血通经,消炎解毒,利水消肿,通过活血,清肝胆湿热,舒肝健脾的方法治疗。
上述中医理论指出了一般发病原理和治疗原则,但不可能代替具体的中药组方。市场上现有的肝病药名目繁多,也许各有特点,但始终没有效果特强的药物出现,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不断提出新的制剂出来,以满足日益变化的肝病治疗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的特点是扶正祛邪,清热利湿,清肝胆湿热,泻肝胆湿火,用于治疗急性黄疸肝炎、慢性黄疸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酒精性肝炎、脂肪肝、乙肝、转氨酶升高等症,显效快,疗效好,治愈率高,同时还可用于防治肝癌等症。
本发明提出的这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如下药味按重量份计的配比混合而成的粉末状组合物:
青叶胆1份、茵陈0.4-0.7份、黄芪0.4-0.7份、马鞭草0.3-0.6份、大青叶0.2-0.5份、柴胡0.1-0.2份、灵芝0.1-0.2份、黄芩0.02-0.08份、龙胆草0.01-0.04份。
更为合适的配比关系是:
青叶胆1份、茵陈0.53份、黄芪0.53份、马鞭草0.5份、大青叶0.37份、柴胡0.17份、灵芝0.13份、黄芩0.067份、龙胆草0.033份。
组合物的细度大于60目。
组合物用茶袋纸包装成10g/袋的小包袋泡茶,作为茶剂冲泡开水饮用。袋泡茶内容物为黄褐包粉末,味微甘甜。
组合物也可以做成胶囊或者片剂。
上述组方还可以加入三七0.1-0.2份,以针对伴有肝腹水的重症患者。
甚至还可以加入百花蛇草0.1-0.2份,该药味的加入对于治疗严重肝损伤有明显疗效。
本发明的药味份数均按干重计。
上述茶剂的用法及用量:代茶饮用。将药包置于沸水中浸泡5-10分钟,或煮沸5分钟效果更佳。成人一日30g(三小包)。儿童减半。
作为胶囊或者片剂时的用法用量:
每粒或每片含药粉0.4g,开水送服,成人日服三次,每次4-6粒(片)。儿童酌减或遵医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蒙自鸿程医院,未经蒙自鸿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71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