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泡沫排水采气工艺选井方法、选井图版建立方法及选井图版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6715.5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70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楠;曹光强;王浩宇;师俊峰;郭东红;李隽;王云;闫林林;程威;穆化巍;贾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3/22;E21B43/00;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蕾;姚亮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沫 排水 工艺 方法 图版 建立 | ||
1.一种泡沫排水采气工艺选井图版建立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针对目标井,确定泡排有效区域的气流速上限边界;
针对目标井,确定泡排有效区域的气流速下限边界;
针对目标井,确定泡排有效区域的液流速上限边界;
以气流速、液流速为横纵坐标,构建泡排有效区域的气流速上限边界、泡排有效区域的气流速下限边界以及泡排有效区域的液流速上限边界的交会图,从而得到适用于目标井的泡沫排水采气工艺选井图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方法,其中,确定泡排有效区域的气流速上限边界通过下述方式实现:
获取携液临界气流速,将携液临界气流速作为泡排有效区域的气流速上限边界;
其中,获取携液临界气流速包括:
获取目标井的气水表面张力、水相密度以及气相密度;
基于目标井的气水表面张力、水相密度以及气相密度,利用李闽模型确定临界携液气流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立方法,其中,
当气流速使用气相表观流速进行表征时,利用下述公式确定携液临界气流速:
式中,vc为临界携液气流速,m/s;σ为气水表面张力,N/m;ρL为水相密度,kg/m3;ρg为气相密度,kg/m3;
当气流速使用日产气量进行表征时,利用下述公式确定携液临界气流速:
其中,
式中,qc为临界携液气流速,m3/d;σ为气水表面张力,N/m;ρL为水相密度,kg/m3;ρg为气相密度,kg/m3;A为油管横截面积,m2;Z为气体偏差因子;T为温度,K;p为压力,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方法,其中,确定泡排有效区域的气流速上限边界通过下述方式实现:
获取环状流与搅动流的气流速转换界限,将环状流与搅动流的气流速转换界限作为泡排有效区域的气流速上限边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方法,其中,确定泡排有效区域的气流速下限边界通过下述方式实现:
获取气-水两相流动中段塞流与泡状流的转换界限;
将气-水两相流动中段塞流与泡状流的转换界限作为泡排有效区域的气流速下限边界;
其中,获取气-水两相流动中段塞流与泡状流的转换界限包括:
获取目标井的气水表面张力、水相密度和气相密度;
基于目标井的气水表面张力、水相密度和气相密度,确定气-水两相流动中段塞流与泡状流的转换界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立方法,其中,
当气流速使用气相表观流速进行表征、液流速使用液相表观流速进行表征时,通过下述公式确定气-水两相流动中段塞流与泡状流的转换界限:
式中,vsg为气流速,m/s;vsl为液流速,m/s;σ为气水表面张力,N/m;ρL为水相密度,kg/m3;ρg为气相密度,kg/m3;
当气流速使用日产气量进行表征、液流速使用日产液量进行表征时,通过下述公式确定气-水两相流动中段塞流与泡状流的转换界限:
式中,qsg为气流速,m3/d;qsl为液流速,m3/d;σ为气水表面张力,N/m;ρL为水相密度,kg/m3;ρg为气相密度,kg/m3;A为油管横截面积,m2;Z为气体偏差因子;T为温度,K;p为压力,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671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气体分析仪
- 下一篇:一种直拉单晶初始复投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