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感应式加热的智能保温餐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6568.1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8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龚月媛;杨广宇;邹月华;罗笛;王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B31/02 | 分类号: | A47B31/02;A47B13/08;A47B97/00;A47G19/02;H05B6/06;H05B6/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黄涛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感应 加热 智能 保温 餐桌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餐具保温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感应式加热的智能保温餐桌系统,包括一餐桌体及若干与餐桌本体配套的餐具,还包括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用户终端;餐桌本体可分别与用户终端和餐具通信,使用者可以对每一餐具进行单独的设置,餐桌通过电磁感应为餐具内的加热装置提供能量,加热装置则尊从用户的指令,通过其内独立的加热装置将菜品加热到指定温度,无需手动对餐具进行设定,餐具也取消了繁复的手动机构,但餐具/菜品仍可以实现不同的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具保温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感应式加热的智能保温餐桌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使得餐桌上的饭菜温度恒定,人们对餐桌进行改进,现有技术中的保温餐桌采用大面积的在桌面加装加热电阻来发热,存在着安全隐患,安全温度下加热效果不佳,恒温加热时桌面容易出现裂痕或餐具破裂,非热区的设置带来面积浪费等问题。另外一种改进方式,则是利用电场耦合原理,实现能量无接触地由餐桌内的线圈通过配套餐具传输至食物的感应式加热,从而实现用餐过程中加热保温食物的目的,这种方式不会直接加热桌面,而是由配套餐具来直接加热食物,更为安全,加热效率也更好。
然而目前的感应式加热的保温餐桌及其配套餐具的功能较为单一,各配套餐具加热食物的时间的控制采用手动的开关和操控方式,需要加装独立的手动操控机构,定时机构等,造成餐具体积过大,亦或是通过对保温餐桌的控制实现所有餐具统一启闭,无法实现不同餐具不同菜品选择不同的加热时间和功率,因而总体的用户体验情况并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感应式加热的智能保温餐桌系统,通过非接触加热模式实现食物均匀加热的同时,通过智能控制优化用户用餐体验。
本发明中的基于感应式加热的智能保温餐桌系统包括:一餐桌体及若干与餐桌本体配套的餐具,还包括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用户终端;
所述餐桌本体内固定设有主控模块、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无线输电模块和能量发射线圈,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无线输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无线输电模块还与能量发射线圈电性连接;
所述餐具的底座内固定设有初级控制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能量接收线圈、加热装置和传感器;所述初级控制模块分别与加热装置、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加热装置还与能量接收线圈电性连接;
所述餐具能被所述主控模块和使用者唯一识别;
所述传感器至少包括重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感知餐具内所盛食物的重量和温度;
所述初级控制模块被配置为,用于从所述传感器接收餐具一级参数,所述餐具一级参数包括餐具内所盛食物的重量和温度信息;
还用于将餐具一级参数处理为适用于无线通信的餐具二级参数,经由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餐桌本体;
所述主控模块被配置为,用于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将各餐具的餐具二级参数转发至用户终端;
所述用户终端包括显示模块和设置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餐具二级参数,一一对应的显示各餐具内食物的重量和温度;
所述设置模块用于供使用者对餐桌本体和餐具进行设置,以及将设置结果生成为指令发送至餐桌本体;
所述指令包括,开始或结束加热和/或各餐具内食物需要被加热到的指定温度;
所述主控模块还被配置为,用于根据指令开启或关闭无线输电模块,相应的,无线输电模块用于操控能量发射线圈向餐具上的能量接收线圈输出能量;
以及,将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接受到的指令转发至相应的餐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65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