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纶低弹丝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6218.5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2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汪达威;高水金;倪小芳;陆张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鑫典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84 | 分类号: | D01F6/84;D01F6/92;D01F1/10;D06M13/224;D06M13/295;D06M15/53;C08G63/91;C08G63/183;D01D5/08;D01D5/12;D01D10/02;D02G1/02;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纶 低弹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聚酯纤维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涤纶低弹丝及其制备方法。涤纶低弹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改性聚酯切片:步骤1‑1)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2‑戊二醇、催化剂混合,加热至260‑280℃,反应3‑5h,得到混合物;步骤1‑2)将N‑羟甲基丙烯酰胺、3‑氨基丙烷磺酸、戊烯二酸混合,加热至80‑120℃,保温1‑2h,得到改性剂;步骤1‑3)将混合物、改性剂混合,加热至260‑270℃,进行缩聚反应,出料,固化,切粒,得到改性聚酯切片;步骤2)制备预取向丝原丝;步骤3)制备涤纶低弹丝原丝;步骤4)涤纶低弹丝原丝后处理。本申请的涤纶低弹丝具有更优异的性能,采用该涤纶低弹丝制得的织物具有更优异的吸湿性,有利于提高人体穿着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聚酯纤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涤纶低弹丝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的学名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简称聚酯纤维。聚酯纤维是由以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进行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制得的合成高聚物,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合成纤维,它是重要的纺织材料,广泛应用于纺织业。
涤纶低弹丝也称涤纶低弹丝,是涤纶化纤的一种变形丝类型,以聚酯切片为原料,采用高速纺制涤纶预取向丝为原丝,再经牵伸假捻加工而成,它除了具有一般涤纶的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高、热定型性优异、回弹性能好、耐热性、耐光性、耐腐蚀性强、易洗快干等特点外,还具有蓬松性好、隔热性好、手感舒适、光泽柔和等特点,但是采用涤纶低弹丝织造的衣物还是像普通涤纶那样存在吸湿性较差,穿着时有闷热感,容易给人带来不适的情况。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采用涤纶低弹丝织造衣物吸湿性较差,易给人带来不适,对此有待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涤纶低弹丝织造衣物的吸湿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涤纶低弹丝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涤纶低弹丝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涤纶低弹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改性聚酯切片:
步骤1-1)将10-15质量份的对苯二甲酸、10-18质量份的乙二醇、5-10质量份的1,2-戊二醇、1-2.5质量份的催化剂混合,加热至260-280℃,反应3-5h,得到混合物;
步骤1-2)将1-1.5质量份的N-羟甲基丙烯酰胺、0.8-1.2质量份的3-氨基丙烷磺酸、0.8-1.5质量份的戊烯二酸混合,加热至80-120℃,保温1-2h,得到改性剂;
步骤1-3)将15-25质量份的混合物、6-12质量份的改性剂混合,加热至260-270℃,进行缩聚反应,出料,固化,切粒,得到改性聚酯切片;
步骤2)制备预取向丝原丝:
将改性聚酯切片加热至120-130℃,进行预结晶,结晶2-3h,继续加热至140-150℃,干燥3-5h,熔融纺丝,冷却,得到预取向丝原丝;
步骤3)制备涤纶低弹丝原丝:
将预取向丝原丝牵伸,控制温度为90-95℃,再牵伸,控制温度为65-70℃,冷却,假捻,导出,制得涤纶低弹丝原丝;
步骤4)涤纶低弹丝原丝后处理:
步骤4-1)将1-5质量份的抗静电处理剂溶解于20-100质量份的水中,混合,加热至60-65℃,保温20-25min,制得处理液;
步骤4-2)将涤纶低弹丝原丝置于温度为50-60℃,相对湿度为60-70%的环境中,静置1-2h,喷洒处理液,置于温度为80-85℃,相对湿度为45-50%的环境中,静置0.5-1h,得到涤纶低弹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鑫典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鑫典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62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