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管件智能抛光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6127.1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9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龙 |
主分类号: | B24B29/08 | 分类号: | B24B29/08;B24B27/00;B24B41/06;B24B47/00;B24B47/12;B24B47/16;B24B47/22 |
代理公司: | 合肥集知匠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3 | 代理人: | 王丽丽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淮安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管 智能 抛光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锈钢管件智能抛光机,包括底板、夹持机构和抛光机构,所述的底板上端面中部安装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上设置有抛光机构。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不锈钢管抛光机不能对待加工的不锈钢弯管从内部支撑锁紧固定,导致不锈钢弯管在进行外壁抛光时不稳定,影响不锈钢弯管抛光效果的问题,还可以解决现有不锈钢管抛光机不能对不锈钢弯管的弧面贴合抛光,抛光后不锈钢弯管外壁光滑度低,抛光效果差,不能对不锈钢弯管外壁完全抛光,影响不锈钢弯管的质量以及不锈钢弯管的耐蚀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件抛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锈钢管件智能抛光机。
背景技术
不锈钢钢管是一种中空的长条圆形钢材,主要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医疗、食品、轻工、机械仪表等工业输送管道以及机械结构部件等。另外,在折弯、抗扭强度相同时,不锈钢管重量较轻,所以也广泛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和工程结构,也常用作家具厨具等。凡是两端开口并具有中空的断面,材质是不锈钢,而且其长度与断面周长之比较大的钢材,都可以称为不锈钢管,弯管是不锈钢管经过钢管折弯机折弯后形成的带有一定弧度的不锈钢管,在机械设备和生产生活中,大部分都会用到弯管,主要用以输油、输气、输液,工程桥梁建设等。在工业生产中,为了提高不锈钢管的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特性,需要对不锈钢管外表面抛光处理。因此一种可以针对弯管抛光加工的抛光机就很重要。
目前,针对现有不锈钢管抛光机,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不锈钢管抛光机不能对待加工的不锈钢弯管从内部支撑锁紧固定,导致不锈钢弯管在进行外壁抛光时不稳定,影响不锈钢弯管抛光效果;2、现有不锈钢管抛光机不能对不锈钢弯管的弧面贴合抛光,抛光后不锈钢弯管外壁光滑度低,抛光效果差,不能对不锈钢弯管外壁完全抛光,影响不锈钢弯管的质量以及不锈钢弯管的耐蚀性。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不锈钢管抛光机不能对待加工的不锈钢弯管从内部支撑锁紧固定,导致不锈钢弯管在进行外壁抛光时不稳定,影响不锈钢弯管抛光效果的问题,还可以解决现有不锈钢管抛光机不能对不锈钢弯管的弧面贴合抛光,抛光后不锈钢弯管外壁光滑度低,抛光效果差,不能对不锈钢弯管外壁完全抛光,影响不锈钢弯管的质量以及不锈钢弯管的耐蚀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管件智能抛光机,包括底板、夹持机构和抛光机构,所述的底板上端面中部安装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上设置有抛光机构。
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工作台、支撑座、抛光板、限位板、套筒、内支撑支链和驱动锁紧支链,所述的底板中部上方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下端面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支撑座,工作台上端面中部安装有抛光板,抛光板截面呈U型结构,抛光板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与抛光板截面形状相同的限位板,两限位板之间前后对称设置有套筒,套筒上端外壁上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圆孔,圆孔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内支撑支链,内支撑支链与驱动锁紧支链连接,驱动锁紧支链安装在底板上端面中部。
所述的抛光机构包括支撑板、支撑杆、限位弹簧、抛光辊、抛光支链、支撑转杆和摆动支链,所述的底板上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U型槽,U型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与U型槽之间对称设置有限位弹簧,支撑杆中部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抛光辊,抛光辊上方设置有抛光支链,抛光支链通过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支撑杆上,所述的支撑板中部通过轴承安装有支撑转杆,支撑转杆上设置有摆动支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内支撑支链包括内撑杆、支撑头、复位弹簧、传动杆和支撑盘,所述的套筒上开设的圆孔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内撑杆,内撑杆两端均设置有支撑头,两支撑头之间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的驱动锁紧支链上安装有传动杆,传动杆上端安装有支撑盘,支撑盘与支撑头滑动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龙,未经李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61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联轴器
- 下一篇:道路交通可变限速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