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近净成形叶片夹具的设计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5882.8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7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吴动波;裴润森;余杰;张丽丽;梁嘉炜;周峰;陈海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0;G06T17/00;G06T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冀志华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航空发动机 成形 叶片 夹具 设计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近净成形叶片夹具的设计方法和系统,其包括:1)建立案例叶片工装数据库;2)从构建的案例叶片工装数据库中找到与目标叶片相似的案例叶片;3)基于相似案例叶片所对应的最优化工装夹具模型确定目标叶片夹具中机械结构的三维模型;4)对相似案例叶片和目标叶片进行空间投影,得到目标叶片和相似案例叶片的二维平面图信息,并在二维平面内对目标叶片和相似案例叶片的网格进行仿射变换和逆变换,得到目标叶片三维定位点和夹紧点布局;5)基于目标叶片夹具中机械结构的三维模型以及目标叶片三维定位点和夹紧点布局,得到目标叶片夹具的最终三维模型。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近净成形叶片夹具的设计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净成形叶片(包括无余量精锻叶片、无余量精铸叶片等)已成为未来航空发动机叶片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该技术可使叶片叶身精锻成形,但叶片的进排气边、叶尖和榫头需进行二次加工。
在进行叶片榫头二次加工时,目前采用自适应加工工艺结合柔性工装夹具的方案,其中柔性工装采用柔性元件和叶片叶身接触,用来保护叶片不被装夹损坏,自适应加工工艺用来补偿因为柔性工装引起的叶片位置变动。然而,在叶片自适应加工工艺中,既有由装夹引起的叶片整体变形,也有因为不当的装夹力和切削力引起的局部变形,整体变形可以通过自适应加工工艺来补偿,但是叶片的局部变形将直接与叶片装夹方案和布局相关。同时,夹具的布局优化和设计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刚度,因此在叶片自适应加工工艺系统中夹具的布局优化直接关系到工艺系统的刚度,影响叶片的加工效率、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
然而,在叶片的加工中,由于叶片种类多,数量多,导致夹具的需求大,针对每一种类型的叶片设计并分析相应的夹具将是一件很艰巨的工作。现有技术无法实现面向自适应加工工艺体系的夹具设计与布局优化的计算机辅助快速设计体系与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近净成形叶片夹具的设计方法和系统,可以有效降低航空发动机近净成形叶片夹具的设计成本,缩短设计周期,提高夹具设计和生产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近净成形叶片夹具的设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案例叶片工装数据库;
2)采用相似性匹配方法,从构建的案例叶片工装数据库中找到与目标叶片相似的案例叶片;
3)基于相似案例叶片所对应的最优化工装夹具模型确定目标叶片夹具中机械结构的三维模型;
4)对相似案例叶片和目标叶片进行空间投影,得到目标叶片和相似案例叶片的二维平面图信息,并在二维平面内对目标叶片和相似案例叶片的网格进行仿射变换和逆变换,得到目标叶片三维定位点和夹紧点的布局;
5)基于步骤3)得到的目标叶片夹具中机械结构的三维模型以及步骤4)得到的目标叶片三维的定位点和夹紧点布局,得到初始的目标叶片夹具的三维模型,对该三维模型进行微调整后,并对调整后的目标叶片夹具的三维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分析合格后制造出工程样机进行试验验证,如若满足加工工艺需求,则确定为目标叶片夹具的最终三维模型,用于工业生产中。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案例叶片工装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在CAD软件中导入待加工航空发动机近净成形案例叶片的三维扫描模型;
1.2)根据企业生产经验,将对应步骤1.1)中案例叶片结构的最优化工装夹具模型导入对应案例叶片的三维扫描模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58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