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三臂化含端烯/炔烃化合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5590.4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6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梦彤;刘美娜;何琪;周志;叶飞;赵美玲;何子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69/06 | 分类号: | C07C269/06;C07C27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天宝 |
地址: | 20141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威廉姆森成醚 反应 合成 三臂化含端烯 化合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三臂化含端烯/炔烃化合物的方法,首先利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与二碳酸二叔丁酯反应,用叔丁氧羰基保护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中的氨基,接着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在化合物末端分别引入一个、两个、三个端烯烃,随后再次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在已连接端烯烃的化合物中剩下的裸露羟基上与炔丙基溴进行反应,制备叔丁氧羰基保护的三烯烃、二烯一炔、和一炔二烯,三种三臂化含端烯烃的化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两次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的优点,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对后期联用点击化学制备功能性含糖单体,对研究三臂化含糖聚合物不同支链刚柔性对蛋白质特异性识别作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臂化含端烯(炔)烃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多种三臂化含端烯(炔)烃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烯烃化合物是含碳碳双键的一类化合物,因其双键的不饱和性,可以发生多种类型的氧化或者还原反应,构建出各种其他官能团,因而在有机化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合成各种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目前,为研究含糖聚合物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相互作用中的“糖簇效应”,常见有机小分子和糖单元结合的点击化学反应受到了广泛关注,除了端炔烃和叠氮反应生成的刚性三氮唑环以外,巯基-烯烃反应因可以制备出柔软的硫醚键更是使之成为研究热门。
Williamson醚合成反应,是由卤代烷和醇合成醚的一个有机反应,由英国化字家Alexander William Williamson在1850年建立该合成法。通常,该反应涉及醇盐离子与伯烷基卤化物的SN2亲核反应,主要发生E2消除;乙腈,DMF等非质子化极性溶剂可以加速SN2亲核反应的反应进程;Cl、Br等离去基团的活性也影响着反应的速度。
现如今,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制备出端基含烯(炔)烃的化合物,随后通过巯基-烯或CuAAC反应制备含糖衍生物的实例很多,但是,目前还没有公开关于制备多臂化端烯(炔)化合物的通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多种三臂化含端烯(炔)烃化合物的方法,为合成含三臂化含端烯烃的化合物提供了一条简单、快捷的通用途径,同时对后期联用点击化学制备刚柔性不同的三臂化多功能含糖聚合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保护一种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三臂化含端烯烃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于甲醇中,缓慢滴加二碳酸二叔丁酯,待反应结束后经纯化得到白色粉末状产物,即化合物1:
A2:取化合物1溶于DMF中,缓慢滴加三倍当量的烯丙基溴,搅拌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继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纯化后得到淡黄色油状产物,即化合物2:
进一步地,A1中,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与二碳酸二叔丁酯的摩尔比为1:1.3;
A1中的反应条件为:在室温下反应18h。
进一步地,A2中,化合物1、烯丙基溴、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0:3.2:3.2;
A2中采用乙酸乙酯/水体系进行洗涤;
A2中反应过程为:先在冰浴条件下缓慢滴加烯丙基溴,搅拌反应10min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再在0℃条件下反应30min,随后继续在室温下反应18h。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保护一种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三臂化含端炔烃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55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