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材料成型生产线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55032.8 | 申请日: | 2021-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7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克凡;董一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思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9/02 | 分类号: | B29C39/02;B29C39/22;B29C39/38;B29B7/16;B29B7/24;B29B7/82 |
| 代理公司: | 重庆金橙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3 | 代理人: | 唐健玲 |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材料 成型 生产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材料成型生产线,涉及成型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材料成型生产线,包括成型箱,所述成型箱的一侧固定有送料箱;入料口,其设置在所述送料箱的一侧;输送电机,其安装在所述送料箱的内部,所述输送电机的前端连接有螺旋叶轮;入料管,其设置在所述送料箱的另一侧,所述入料管的前端连接有混合箱;混合电机,其安装在所述混合箱的上方,所述混合电机的前端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壁固定有搅拌叶。该建筑材料成型生产线设置有设置有送料箱,通过设置的入料口,能够向送料箱内倒入原材料,输送电机带动螺旋叶轮转动,从而对送料箱内的原材料进行输送,起到自动送料的功能,无需人工手动上料,节省人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成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材料成型生产线。
背景技术
建筑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塑料可作工程材料和代替金属制造机器零部件等的塑料。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刚性大,蠕变小,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好,电绝缘性好,可在较苛刻的化学、物理环境中长期使用,可替代金属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使用,其是利用成型模具,将热塑性材料制成各种形状的建筑塑料制品。
现有的成型生产线在对建筑材料加工时需要人工手动上料,从而增强了人工的劳动力,且上料速度慢,而且对建筑材料加工时,加热效果差,导致成型后的建筑制品质量较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材料成型生产线,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成型生产线在对建筑材料加工时需要人工手动上料,从而增强了人工的劳动力,且上料速度慢,而且对建筑材料加工时,加热效果差,导致成型后的建筑制品质量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材料成型生产线,包括:
成型箱,所述成型箱的一侧固定有送料箱;
入料口,其设置在所述送料箱的一侧;
输送电机,其安装在所述送料箱的内部,所述输送电机的前端连接有螺旋叶轮;
入料管,其设置在所述送料箱的另一侧,所述入料管的前端连接有混合箱;
混合电机,其安装在所述混合箱的上方,所述混合电机的前端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壁固定有搅拌叶;
加热块,其固定在所述混合箱的内壁,所述加热块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
支撑脚,其固定在所述混合箱的下方。
可选的,所述送料箱与入料口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螺旋叶轮与输送电机之间构成旋转结构,所述送料箱通过入料管与混合箱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可选的,所述混合电机与混合箱之间为螺栓连接,所述搅拌叶通过安装杆与混合电机之间构成旋转结构。
可选的,所述加热块的外壁与混合箱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电热丝与加热块之间相互配合,所述电热丝与加热块均设置有两组,所述支撑脚与混合箱之间为焊接连接。
可选的,所述成型箱还设有:
安装板,其设置在所述成型箱的内壁,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槽;
成型模具,其安装在所述限位槽的上方;
驱动电机,其安装在所述成型箱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的前端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杆;
限流壳,其设置在所述安装块的下方,所述限流壳的一侧连接有连接管;
固定板,其设置在所述限流壳的内壁,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下方设置有限流板,所述限流板的一侧连接有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思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思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50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使用检测装置
- 下一篇:光强调制器、光强调制系统及光强调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