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稳定高楼建筑施工用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4132.9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2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万青松;万继生;任辉辉;许瑞;姚鑫;孙继宁;芮航;秦进;陈聚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润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8 | 分类号: | E04G3/28;E04G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张举 |
地址: | 2111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高楼 建筑 施工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稳定高楼建筑施工用保护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升降板、两组引导装置和两组相对设置的牵引平台;每组转动装置均包括两个固定架设在建筑本体顶部的第一架板;转动台一端通过旋转轴与两个第一架板转动连接,另一端端部固定设置有牵引绳;每组引导装置均包括移动装置和设置在建筑本体前侧的竖向杆;一个第一架板的前端通过移动装置架设有移动块,通过移动装置驱动前后移动;竖向杆上端与移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下端穿过升降板;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移动平台,工作平台滑动架设在移动平台下方,并通过移动平台驱动移动。该装置通过牵引平台和引导装置的配合,能够有效避免工作平台的晃动;工作平台能够前后移动增加允许施工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稳定高楼建筑施工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称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对于城市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其中,高层建筑容纳了大量的人口,并且通过建筑内部的结构缩短人们之间的联系距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高层建筑占地面积较小,适用于中心城市;此外,高层建筑的建筑工期较短,能够减少市政建设的投资。由于高层建筑楼层较高,其施工难度远大于普通建筑,需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划,构造有序安全的建造模式。其中,在对建筑楼房的外墙壁进行施工时,需要使用施工用保护设备对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时进行保护。
现阶段常见的高空作业施工装置常采用依靠钢丝绳牵引的高空悬挂的保护框体作为施工平台,由于依靠钢丝绳牵引,由于这类施工平台采用的是钢丝绳牵引,且处于高空环境中,导致此类施工平台在施工时极易产生晃动,容易受到高空风力的影响,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差,同时对楼面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高空悬挂的施工平台保护框体允许施工范围有限,无法根据施工需求调整施工平台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使得高空施工十分不便。
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稳定高楼建筑施工用保护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高楼建筑施工用保护装置。该装置通过牵引平台和引导装置的配合,能够有效避免工作平台的晃动;工作平台能够水平移动增加允许施工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稳定高楼建筑施工用保护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升降板、两组引导装置和两组相对设置的牵引平台;
每组所述牵引平台均包括绕绳装置、转动台和转动装置;每组所述转动装置均包括两个固定架设在建筑本体顶部的第一架板;所述转动台一端通过旋转轴与两个所述第一架板转动连接,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转动,另一端端部固定设置有牵引绳;所述绕绳装置设置在所述升降板顶部,所述牵引绳的末端缠绕在所述绕绳装置上,并通过所述绕绳装置收放;
每组所述引导装置均包括移动装置和设置在所述建筑本体前侧的竖向杆;一个所述第一架板的前端通过所述移动装置架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通过所述移动装置驱动前后移动;所述竖向杆上端与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下端穿过所述升降板;
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移动平台,所述工作平台滑动架设在所述移动平台下方,并通过所述移动平台驱动移动。
优选地,每组所述驱动装置均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架设于一个所述第一架板的内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一架板,并与所述旋转轴通过同步带结构传动连接;所述转动台另一端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内通过转轴转动架设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外壁与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润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润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41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