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色铜系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3654.7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2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頔;盛平厚;李睿;韩朝阳;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0 | 分类号: | D01F6/90;D01F6/92;D01F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卢雪梅 |
地址: | 10002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色 抗菌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白色铜系抗菌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纤维包括以下组分:
白铜系合金纳米粉体抗菌剂、基体树脂、润滑剂、抗氧化剂和分散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色铜系抗菌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白铜系合金纳米粉体抗菌剂占抗菌纤维总重量的0.4%~15%,优选为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白色铜系抗菌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白铜系合金纳米粉体抗菌剂的平均粒径为200~700nm,优选为300~6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色铜系抗菌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抗氧化剂和分散剂分别占抗菌纤维总重量的0.2%~1.5%、0.2%~1.5%、0.2%~1.5%,其余为基体树脂;
优选的,所述润滑剂、抗氧化剂和分散剂分别占抗菌纤维总重量的0.3%~1.2%、0.3%~1.2%、0.3%~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白色铜系抗菌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抗氧化剂和分散剂中不含有与白铜系合金纳米粉体抗菌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白色铜系抗菌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白铜系合金纳米粉体抗菌剂包括纳米铜镍合金抗菌剂、纳米铁铜镍合金抗菌剂、纳米锌铜镍合金抗菌剂、纳米锰铜镍合金抗菌剂和纳米铝铜镍合金抗菌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白色铜系抗菌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白铜系合金纳米粉体抗菌剂经过分散剂包覆的分散处理;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包括苯丙三氮唑、有机酸、偶联剂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有机酸包括油酸、抗坏血酸、烷基胺、脂肪酸、柠檬酸、水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偶联剂包括硅烷偶联剂、酞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白色铜系抗菌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包括低分子蜡、改性低分子聚乙烯、硅酸酯、磷酸酯、白油、松节油、矿物油、硅油、羟基硅油、异丙醇、硬脂酸及其盐、酰胺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抗氧化剂包括抗氧剂1010、抗氧剂1024、抗氧剂1076、抗氧剂1098、抗氧剂168、抗氧剂DNP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白色铜系抗菌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树脂包括PP、PET、PA6、PA66、PBT、PLA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白色铜系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磨粉:将基体树脂切片加入磨粉机中磨成基体树脂粉末;
(2)称量:按重量份称取白铜系合金纳米粉体抗菌剂、基体树脂粉末、润滑剂、抗氧化剂和分散剂;
(3)混合:将白铜系合金纳米粉体抗菌剂、基体树脂粉末、润滑剂、抗氧化剂和分散剂加入高速混料机中进行高低速混合;
(4)挤出:将混合好的原料加入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挤出的丝条经过冷却后固化;
(5)造粒:固化的丝条经吹干后切成颗粒状,即为母粒;
(6)干燥:将母粒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48h;
(7)纺丝:将干燥好的母粒加入纺丝机中,经过螺杆高温挤出形成均匀的熔体,将计量后的熔体输送到纺丝组件,经过喷丝板喷出形成丝条,经冷却、上油,最后卷绕制得预取向纤维;
(8)加弹:在加弹机上进行假捻变形加工,获得拉伸变形的白色铜系抗菌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365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用白色铜系抗菌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液晶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