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箱-钢管格构式混凝土组合桥塔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3576.0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6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万田保;邹敏勇;李林;刘科峰;杨光武;郑亚鹏;刘杰;汪威;王东绪;刘奇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4 | 分类号: | E01D19/1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牛晶晶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格构式 混凝土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箱‑钢管格构式混凝土组合桥塔,其包括:至少两个塔柱,两个所述塔柱通过第一钢箱连接,其中,每个所述塔柱包括:至少三个钢管‑混凝土柱,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包括钢管及浇筑于钢管内的混凝土;相邻两个所述钢管‑混凝土柱通过竖向的斜撑以及水平撑连接。通过使用钢管‑混凝土柱,将钢管与混凝土相结合,可以防止桥塔老化开裂,对山区特别是高原地区适应性较强,同时,由于设置了斜撑和水平撑将其连接,施工效率高,经济性好,对运输和起吊设备要求不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箱-钢管格构式混凝土组合桥塔。
背景技术
桥塔是在塔顶受上部结构恒载和活载,在横梁处承受支座支反力,并承受一定风和温度荷载的结构。
目前国内桥塔主要有混凝土桥塔(代表工程: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钢结构桥塔(代表工程:美国金门大桥)等。
相关技术中,混凝土桥塔通常采用搭设模板,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工艺较成熟,造价经济。但是在高原地区湿度低,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常规混凝土结构通常容易老化开裂,耐久性不足,且后期维修困难;
钢结构桥塔通常工厂制作,现场焊接或者用螺栓连接,当采用大节段预制安装时能显著降低工期,但是对运输和施工场地要求较高,相比于混凝土桥塔造价昂贵。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钢箱-钢管格构式混凝土组合桥塔,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箱-钢管格构式混凝土组合桥塔,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混凝土桥塔容易老化开裂,耐久性不足,钢结构桥塔对运输和施工场地要求较高,造价昂贵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钢箱-钢管格构式混凝土组合桥塔,其包括:
至少两个塔柱,两个所述塔柱通过第一钢箱连接,其中,每个所述塔柱包括:
至少三个钢管-混凝土柱,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包括钢管及浇筑于所述钢管内的混凝土;
相邻两个所述钢管-混凝土柱通过竖向的斜撑以及水平撑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塔柱还包括第二钢箱,所述第二钢箱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固定;
所述塔柱通过所述第二钢箱与所述第一钢箱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塔柱上的第二钢箱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二钢箱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延伸方向相同。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钢箱包括第一加劲板围成的内腔及设置于所述内腔中的横隔板,且所述内腔中浇筑混凝土。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钢箱包括:
腹板,所述腹板与所述第一加劲板连接;
以及固设于所述腹板顶部的顶板,固设于所述腹板底部的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与所述横隔板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安装于所述第二钢箱的箱角;
所述第一加劲板进入所述钢管,且所述第一加劲板自其进入的一侧延伸至所述钢管的另一侧与所述钢管固定。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钢箱上相邻的所述第一加劲板相交于同一所述钢管的圆心位置,使所述第一加劲板将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均分成4部分。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斜撑呈交叉形,且相邻两个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之间设有多个首尾相连的所述斜撑;
所述水平撑也呈交叉形,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固设于所述水平撑的端部。
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塔柱之间的间距由上至下逐渐增加,多个所述第一钢箱沿所述塔柱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35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