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氟化碳电池用氟化碳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3040.9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9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姜胜波;黄萍;卢嘉春;刘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583 | 分类号: | H01M4/583;H01M4/587;H01M4/62;H01M6/16;C01B32/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杨洋 |
地址: | 71002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氟化 电池 复合 正极 活性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氟化碳电池用氟化碳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目的是解决现有锂‑氟化碳电池用氟化碳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存在难以同时兼顾高比容量、高倍率性能和改善电压滞后现象的技术问题。该材料由氟化碳与科琴黑经球磨混合制成,氟化碳与科琴黑的混合质量比为1:0.01~1:0.1。制备方法包括:1)采用气相氟化法,制备氟化碳;2)将氟化碳和科琴黑通过球磨混合,得到混合均匀的混有科琴黑的氟化碳复合材料。这种氟化碳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在锂‑氟化碳电池用氟化碳复合正极活性材料中应用,可以保留较高比容量,提高倍率性能,放电倍率达6C,改善放电初期电压滞后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氟化碳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尤其涉及一种锂-氟化碳电池用氟化碳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锂一次电池中的锂-氟化碳电池,具有最高的储能密度,可以达到500Wh/kg以上,其年自放电率不到1%,贮存性能优异,同时也是目前安全性最好的锂系电池。因此,这种高比能量、高安全性、长储存寿命的锂-氟化碳电池,被认为是未来一次电池的主要产品。
氟化碳材料作为锂-氟化碳电池正极材料的活性物质,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锂-氟化碳电池性能的优劣。目前市场上的氟化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能量,整体放电平台(即充满电的锂电池放电时的电压变化)在2.5V左右,但其导电性差,放电初期会出现明显的电压滞后,导致氟化碳材料的倍率性能较差。
氟化碳纳米管和氟化纳米石墨烯等新型氟化碳材料,虽具有更高的放电比容量和更大的放电倍率,但其工业化制备方法较苛刻,更关键的是碳纳米原料价格较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及大规模市场化推广。
中国专利CN109742354A中,公开了一种氟化碳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通过热处理法将氟化石墨、硒粉和科琴黑制成氟化碳复合材料,提高了锂-氟化碳电池的倍率性能。但是,该方法在电池正极材料中引入金属硒,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加入的金属硒和科琴黑的量比较大,降低了电池正极材料的比容量。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维持锂-氟化碳电池高比容量的同时,提高锂-氟化碳电池倍率性能,并改善电压滞后现象的氟化碳复合正极活性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锂-氟化碳电池用氟化碳正极活性材料存在难以兼顾高比容量、高倍率性能和改善电压滞后现象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锂-氟化碳电池用氟化碳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氟化碳电池用氟化碳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其特殊之处在于:
由氟化碳与科琴黑经球磨混合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氟化碳与科琴黑的混合质量比为1:0.01~1:0.1。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锂-氟化碳电池用氟化碳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在锂-氟化碳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氟化碳电池用氟化碳复合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气相氟化法,制备氟化碳;
2)将氟化碳和科琴黑通过球磨混合,得到混合均匀的混有科琴黑的氟化碳复合材料。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氟化碳与科琴黑的混合质量比为1:0.01~1:0.1;
球磨的时长为8~48h;
球磨时球磨机转速为50转/min~400转/min。
进一步地,1.1)将石墨化的碳原料置于密闭容器中,向密闭容器中通入氟化试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30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