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盘锯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52793.8 | 申请日: | 2021-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9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 发明(设计)人: | 胡荣耀;邓波;徐攀;龚俊;黄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D45/06 | 分类号: | B23D45/06;B23D47/04;B23Q11/00;B23Q17/20;B23Q17/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芦玲玲 |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盘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盘锯,包括支撑机构、切割机构、夹持机构、消音机构以及测量机构;支撑机构的顶端开设有滑道,切割机构的一端插设在滑道内,切割机构的另一端与支撑机构连接,切割机构用于切割待切割物体;夹持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相对的两侧,夹持机构能够相对支撑机构滑动,夹持机构用于固定待切割物体;消音机构的第一端罩设在切割机构的顶端,消音机构的第二端与支撑机构连接,消音机构用于消除切割时产生的噪音;测量机构设置在消音机构的顶端,测量机构用于对待切割物体进行定位和尺寸测量;如此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圆盘锯,提高了切割精度,减少了噪音污染;同时,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盘锯切割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圆盘锯。
背景技术
目前,圆盘锯作为一种切割设备,在木工作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圆盘锯在施工过程中切割精度差;同时,易产生噪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盘锯,其优点是能够提高切割精度;同时,减少噪音污染。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圆盘锯,包括支撑机构、切割机构、夹持机构、消音机构以及测量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顶端开设有滑道,所述切割机构的一端插设在所述滑道内,所述切割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机构连接,所述切割机构用于切割待切割物体;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相对的两侧,所述夹持机构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机构滑动,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固定所述待切割物体;所述消音机构的第一端罩设在所述切割机构的顶端,所述消音机构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机构连接,所述消音机构用于消除切割时产生的噪音;所述测量机构设置在所述消音机构的顶端,所述测量机构用于对所述待切割物体进行定位和尺寸测量。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圆盘锯,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圆盘锯片以及固定支架,所述圆盘锯片上开设有沿着所述圆盘锯片的中轴线方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插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固定支架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背离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机构连接;所述圆盘锯片插设在所述滑道内,所述圆盘锯片能够沿着所述滑道滑动,且所述圆盘锯片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机构转动。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圆盘锯,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工作台组件、倾斜板以及多个支撑杆组件,多个所述支撑杆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组件的底端,多个所述支撑杆组件沿着所述工作台组件的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倾斜板位于所述工作台组件的底端,所述倾斜板与所述工作台组件间隔预设距离,所述倾斜板与多个所述支撑杆组件连接,所述工作台组件上开设有沿着所述工作台的第二方向延伸的所述滑道,所述切割机构的一端插设在所述滑道内,所述切割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倾斜板连接。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圆盘锯,所述工作台组件包括滑板以及矩形框架,所述滑道开设在所述滑板上,所述滑板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的顶端,所述矩形框架的底端与所述支撑杆组件连接,所述矩形框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轨道,所述轨道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滑板的底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轨道对应设置,所述滚轮插设在所述轨道内,所述滚轮能够沿着所述轨道运动。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圆盘锯,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均粘贴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背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地面抵接,所述减震垫用于吸收所述滑板振动产生的动能。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圆盘锯,所述消音机构包括防护罩组件以及连接管组件,所述防护罩组件罩设在所述圆盘锯片的顶端,且所述防护罩组件与所述圆盘锯片间隔预设距离,所述防护罩组件背离所述圆盘锯片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管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机构连接。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圆盘锯,所述防护罩组件包括防护罩以及粘贴在所述防护罩的内壁上的消音层,所述消音层用于吸收切割时产生的噪音;所述防护罩呈圆弧状,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圆盘锯片相匹配,所述防护罩罩设在所述圆盘锯片的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27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