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距离通讯技术在智慧园区中的信息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2661.5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1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杰;杨金燚;杨玄;李真;张小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世杰 |
主分类号: | H04W4/70 | 分类号: | H04W4/70;H04W4/80;H04B5/00;H04B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裴景阳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近距离 通讯 技术 智慧 中的 信息 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距离通讯技术在智慧园区中的信息传输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其包括:发射机发射指令,通过用于无线连接的近距离通讯系统进行传输,使得接收机获取指令;判断指令是否为执行令,指令包括目标通讯和通讯操作,通讯操作包括拨号操作、发送操作;指令为执行令时,解析指令,得到目标通讯,确定通讯操作,指令不为执行令时,将指令转发给与指令对应的应用程序;判断目标通讯是否属于本地通讯;目标通讯属于本地通讯时,根据通讯操作对目标通讯执行相应通讯操作,目标通讯不属于本地通讯时,存储目标通讯,和/或根据通讯操作对目标通讯执行相应通讯操作。本发明保证传输信息高速、高效、精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距离通讯技术在智慧园区中的信息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5G、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及引进,智慧园区建设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智慧园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舒适、生态和谐的居住环境。通过以感知技术为核心智慧化途径来获取园区的管理信息,并以智慧化的管理支撑平台整合各种信息,实现园区内的信息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支持服务,从而实现园区的全面感知与智能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培育园区产业应用发展新生态,提升园区治理能力,探索新型智慧园区建设模式,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智能终端间的文件传输已经成为智能终端的常用功能。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红外通信技术。这是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借助红外线通断的原理进行工作,一般情况下的有效作用半径为两米,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遥控器,移动电话等引动设备;第二类,微功率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这种技术离不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支持,在近距离通讯系统中,大多数功能与高频元件等都能够集中至一块芯片的内部,体现了良好的功能一致性及性能的稳定性。微功率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多应用于小型网络的搭建中;第三类,蓝牙技术。蓝牙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数据传输的有效半径为十米左右,并且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能够实现全方位的数据传输,目前主要被应用于网络中各类数据与语音设备当中。近距离通讯系统应该满足高速、高效及精确的原则,而现有技术在这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近距离通讯技术在智慧园区中的信息传输方法,传输信息高速、高效、精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近距离通讯技术在智慧园区中的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发射机发射指令,通过用于无线连接的近距离通讯系统进行传输,使得接收机获取指令;
判断所述指令是否为执行令,所述指令包括目标通讯和通讯操作,所述通讯操作包括拨号操作、发送操作;
所述指令为执行令时,解析所述指令,得到所述目标通讯,确定所述通讯操作,所述指令不为执行令时,将所述指令转发给与所述指令对应的应用程序;
判断所述目标通讯是否属于本地通讯;
所述目标通讯属于本地通讯时,根据所述通讯操作对所述目标通讯执行相应通讯操作,所述目标通讯不属于本地通讯时,存储所述目标通讯,和/或根据所述通讯操作对所述目标通讯执行相应通讯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近距离通讯系统包括连接计算机的主要控制系统和连接存储系统的从控制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主要控制系统通过USB来实现与计算机的连接,所述从控制系统对应与存储测试系统进行连接,体现与主要控制系统一一对应的联系。
进一步的,所述近距离通讯系统的硬件依次包括功率放大电路、射频电路、接口电路、微处理控制电路以及电源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世杰,未经张世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26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