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馈型瞳孔收缩感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2331.6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6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汪勇;汪越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利君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G02B27/00;G06F3/01 |
代理公司: | 苏州璟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84 | 代理人: | 钱滨滨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馈 瞳孔 收缩 感应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馈型瞳孔收缩感应装置,属于脑机结合技术领域,一种反馈型瞳孔收缩感应装置,体验者体验AR时,未及时的进入状态,眼神处于游离状,难以及时进入场景,采用角膜入眼方式虚拟现实与显示场景相互结合,配备着眼镜镜片警示系统,进行行为提醒,当瞳孔采集线检测到虚拟动态与瞳孔反应不相匹配时,在发射线圈的作用下,使衍射光学元件在镜片上形成定位亮点,镜片内部设置的透明电磁圈与非球面聚光透镜相匹配,促使着非球面聚光透镜发生定位光点,光点用于提醒虚拟现实的定位,方便起到警示的作用,与用户起到交互的作用,便于实时反馈信息,大大保证了用户的体验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脑机结合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反馈型瞳孔收缩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广泛运用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跟踪及注册、智能交互、传感等多种技术手段,将计算机生成的文字、图像、三维模型、音乐、视频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应用到真实世界中,两种信息互为补充,从而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AR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知名电子厂商致力于研究AR产品,例如:美国的谷歌、日本的爱普生等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智能眼镜产品。
如表1所示,现有的AR产品其采用的光学显示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现有的AR光学显示系统的方案中只有三个适合应用于AR眼镜中,但是在视场角、色彩显示、对比度等方面还无法兼顾,无法获得较好的近眼显示效果。
现有的AR智能眼镜,视场角有限,无法测距,无法识别聚焦物品,无法实现脑机结合,而且当体验者体验AR时,未及时的进入状态,眼神处于游离状,难以及时进入场景,影响用户的体验的效果。
目前的眼动追踪技术是记录眼睛的定位和运动的有效手段。在非近眼显示领域,眼动追踪是通过将近红外光指向瞳孔来实现。这会在角膜上产生反射。红外(IR)摄像机跟踪这些反射,从而跟踪瞳孔注视点的移动,效果比较理想。但在近眼显示领域主要靠向内的摄像头实现,由于近眼显示的特殊结构,向内摄像头很难达到跟外部红外摄像机一样的效果,准确性和精准度大受影响,而且还会对佩戴者的视野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馈型瞳孔收缩感应装置,当体验者体验AR时,未及时的进入状态,眼神处于游离状,难以及时进入场景,采用角膜入眼方式虚拟现实与显示场景相互结合,配备着眼镜镜片警示系统,进行行为提醒,当瞳孔采集线检测到虚拟动态与瞳孔反应不相匹配时,在发射线圈的作用下,使衍射光学元件在镜片上形成定位亮点,镜片内部设置的透明电磁圈与非球面聚光透镜相匹配,促使着非球面聚光透镜发生定位光点,光点用于提醒虚拟现实的定位,方便起到警示的作用,与用户起到交互的作用,便于实时反馈信息,大大保证了用户的体验的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利君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利君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23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故障定位光/电监测线缆
- 下一篇:一种五轴旋转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