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云边协同的电力物联网任务安全迁移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1948.6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2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夏飞;袁国泉;赵然;冒佳明;商林江;赵新建;范磊;张颂;许梦晗;余益团;许良杰;陈牧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张赏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协同 电力 联网 任务 安全 迁移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电力物联网任务安全迁移系统及方法,在边缘端部署转接服务器,设备服务器和备用服务器;转接服务器收集电力物联网设备相关的信息并将信息转发给云端以及设备服务器,云端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设备服务器任务量的预测,当预测值达到设备服务器的任务量警戒值时,云端将对边缘端备用服务器进行安全认证,确认当前的备用服务器安全可信后,对边缘端转接服务器以及可信的备用服务器下达调度命令,转接服务器将任务转发至备用服务器,备用服务器开启订阅功能,接收任务。本发明可以在面对海量物联网智能终端时,有效防止当前的设备服务器的崩溃,实现任务无缝迁移,维护服务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迁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电力物联网任务安全迁移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设备服务器与转接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过程中,通常由单一的设备服务器与转接服务器进行过信息交互,转接服务器接收设备端上传的任务信息,并将任务信息转发至设备服务器进行处理。当任务量过大时,单一设备服务器将会进行超负荷工作,影响服务器的正常运行以及降低用户体验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电力物联网任务安全迁移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电力物联网任务安全迁移系统,包括电力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层,边缘端和云端;
所述电力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层用于收集智能终端设备信息和任务相关信息并上传至边缘端;以及,用于接收边缘端转发的用户指令下达至相应的智能终端设备;
所述边缘端用于将任务相关信息转发至云端;以及,用于根据云端调度指令进行任务的计算处理;
所述云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任务相关信息进行任务量预测;以及,用于根据任务量产生调度指令至边缘端。
进一步的,所述电力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层部署智能终端设备管理站和若干台电力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
所述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用于收集自身设备信息和任务相关信息并上传至智能终端设备管理站;
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管理站用于实时收集智能终端设备数据信息并上传至边缘端;以及,接收边缘端转接服务器转发的用户指令,将用户指令下发至相应的智能终端设备;所述数据信息包括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任务所需服务器资源,以及任务等待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边缘端部署转接服务器,设备服务器和备用服务器;
所述转接服务器用于实时接收智能终端设备管理站上传的信息并转发至设备服务器;以及,筛选智能终端设备任务相关信息上传至云端;以及,接收设备服务器转发的用户指令并下发;
所述设备服务器用于接收用户上传指令并转发至转接服务器;以及,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任务计算处理,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所述备用服务器用于根据调度指令进行任务计算处理,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备用服务器通过订阅功能,在调度时间内接收转接服务器转发的任务信息,对任务进行计算处理,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云端部署数据采集模块,控制调度模块,命令发布模块和安全认证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和数据预测单元;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接收转接服务器上传的信息;
所述数据预测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的信息计算设备服务器任务量警戒值;以及,根据实时接收的任务量对设备服务器需要进行的任务量进行预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19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