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秸发酵罐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1694.8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2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蒙赤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蒙赤贤 |
主分类号: | C12M1/33 | 分类号: | C12M1/33;C12M1/107;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左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2 | 代理人: | 周翠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稻 发酵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发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稻秸发酵罐,包括发酵罐体,所述发酵罐体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杆,所述发酵罐体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导气罩,所述搅拌杆的位于导气罩内部的位置固定安装扇叶。本发明通过在发酵罐体内部设置第一浮块,在第一浮块上安装由三角杆构成的锥形破壳杆,利用破壳杆的尖锐侧边和顶部对结壳层破碎,在搅拌杆的作用下,对初期不稳定的结壳层进行破坏,降低初期结壳层的键能,使得水解作用抵抗生物膜键能,阻止破壳杆内部的初期结壳层达到稳定状态,同时利用破壳杆在完整的结壳层中部破开了通气孔,增加了破壳层的通透性,避免后期沼气无法通气,降低了发酵罐爆炸事件的发生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稻秸发酵罐。
背景技术
稻秸燃烧会污染周边的空气环境,还对人体健康存在很大隐患,同时由于燃烧时颗粒较多,弥漫在空气中,影响空气可见度,增加了城市交通事故的发生,目前对稻秸的处理方式众多,其中以稻秸厌氧消化反应过程最为平和、稳定、耗能最低、无污染、生态和经济效益最佳。
由于稻秸的发酵水解需要微生物作用,这些水解微生物多时附着性微生物,附着性微生物首先会吸收消化液中可溶性营养提供本身的生长繁殖,然后会依靠胞外聚合物等粘性物质在悬浮的秸秆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当水环境中形成的键能能抵御水解作用时,微生物逐渐繁殖,生物膜就会逐渐增后,当生物膜增厚一定程度,通透性就会降低,膜内微生物自溶,罐体底部的微生物因缺乏营养物产生气泡漂浮到结壳层底部,发酵罐内部的沼气开始聚集在结壳层底部,导致浮渣逐渐上浮,在反应液液面积累、脱水干化形成结壳,这种结壳层的形成不仅会使得发酵罐内部的沼气无法通过结壳层进入储气室,增加结壳层的浮力,甚至会使得浮渣堵塞出料口,造成发酵罐爆炸,同时使得上浮原料不能与发酵液充分接触,使得分解不彻底,造成物质残留量大,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稻秸发酵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稻秸发酵罐,具备连通结壳层上下的沼气流通、降低结壳层底部浮力、避免发酵罐爆炸、增加上浮原料与发酵液的接触面积、减少稻秸资源的浪费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由于附着性微生物结膜造成结壳层形成带来的关于结壳层浮力过大堵塞出料使得发酵罐爆炸以及上浮原料不能充分分解带来的资源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稻秸发酵罐,包括发酵罐体,所述发酵罐体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杆,所述发酵罐体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导气罩,所述搅拌杆的位于导气罩内部的位置固定安装扇叶,所述扇叶的下方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固定安装在搅拌杆的外侧,所述导杆的外侧活动套接有第一浮块,所述第一浮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与第一浮块的底部平齐,所述连接杆的远离搅拌杆圆心的外端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破壳杆。
优选的,所述导气罩的内部中空底部开口,所述导气罩侧壁的形状为半球形且边角圆润,所述导气罩的顶部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连通到气室内部,所述气室开设在发酵罐体的侧壁内部,且气室从发酵罐体的顶部一直开设到接近发酵罐体的底部处,所述扇叶的背风面朝向发酵罐体的内腔底部,所述扇叶的迎风面朝向发酵罐体的内腔顶部。
优选的,所述破壳杆由长方体以及四棱锥组成,所述长方体固体安装在连接杆上表面,所述四棱锥为四根三棱锥汇聚顶部组成,且四棱锥的侧边朝向连接杆的转动方向。
优选的,所述发酵罐体的内部侧壁活动套接有喷气装置,所述喷气装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另一端与气室的底部出口之间固定安装,所述喷气装置包括第二浮块,所述第二浮块的远离圆心的外侧与发酵罐体的内部侧壁之间活动套接,所述第二浮块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一端连通伸缩管,所述第二浮块的靠近圆心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的内部开设有环形的气腔,所述连接孔的另一侧连通到气腔内部,所述气腔的另一侧开设有与外界联通的喷气孔,所述喷气孔的形状为圆台体,所述喷气孔开口较大的一端连通气腔的另一侧,所述喷气孔沿着气腔的周向以及轴向均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蒙赤贤,未经蒙赤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16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敏胶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