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改良型颗粒床除尘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1065.5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9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影;陈蕾;张涛;孙红兴;苏发敏;翟平;陈天明;金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46/36 | 分类号: | B01D46/36;B01D46/42;B01D46/4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澍 |
地址: | 22405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改良 颗粒 除尘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改良型颗粒床除尘器,主体呈圆筒形,由进气管、颗粒床区、筛板、内循环区和出气管构成,筛板将颗粒床除尘器分成了上层和下层;烟气经第一换热器降温后,由进气口进入内循环区;内循环区筒形隔板外侧的烟气经第二换热器降温后,向下到达进气管孔口位置,与进气管中烟气混合向上,使得筒形隔板外侧的烟气形成了内循环;颗粒床区设置有双层滤料颗粒床,堆置的滤料构成了颗粒床,对烟气进行过滤,烟气经整第三换热器后进入出气管。本发明提供的颗粒床除尘器,过滤气速高,压降较低,能提高超细颗粒去除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除尘处理领域,涉及一种节能改良型颗粒床除尘器。
背景技术
高温气体高效除尘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对于提高工业过程能量利用效率、实现清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高温气体除尘技术主要有旋风除尘、电除尘、陶瓷过滤、金属过滤及颗粒床过滤等。20世纪50年代起,颗粒床过滤器(Granular bed filter,GBF,简称颗粒床)利用物理和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的粒状物料组成颗粒层(也称滤料或过滤介质),实现含尘气体的净化,开始应用于水泥、冶金等行业。颗粒床过滤技术因兼顾效率与压降、经济性好、苛刻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为解决清洁发电、余热利用等领域涉及的高温气体净化难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是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温除尘技术之一。
颗粒床除尘过滤器存在“过滤气速低、压降偏高、超细颗粒去除率不高”等问题,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固定床的主要改进研发主要包括:①延长过滤操作时间,包括增大颗粒层容尘量(多层滤料固定床)和设计可连续运行固定床(新型固定床);②提高微细粉尘捕集效率(粉体滤料固定床);③提高过滤气速,降低过滤的压降。
因而,针对颗粒床除尘过滤器存在“过滤气速低、压降偏高、超细颗粒去除率不高”等问题,很有必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强化凝并的颗粒床除尘器。在传统的颗粒床除尘器的基础上,增设内回流区域,使超细颗粒反复碰撞,凝并成较大颗粒,从而在除尘器内顺利脱除。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过滤气速高、压降较低、能提高超细颗粒去除率的颗粒床除尘器。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改良型颗粒床除尘器,颗粒床除尘器主体呈圆筒形,主体由进气管、颗粒床区、筛板、内循环区和出气管构成,筛板将颗粒床除尘器分成了上层和下层;颗粒床区和内循环区分别位于除尘器的上层和下层;进气管与内循环区相通,在进气管起端设置有第一换热器,进气管末端设置有进气喇叭口,烟气经第一换热器降温后,由进气喇叭口进入内循环区;内循环区设置有筒形隔板,隔板呈开口筒状;上行进气管的两侧设置有进气管孔口,内循环区筒形隔板外侧的烟气经第二换热器降温后,向下到达进气管孔口位置,与进气管中烟气混合向上,使得筒形隔板外侧的烟气形成了内循环;颗粒床区设置双层滤料颗粒床,堆置的滤料构成了颗粒床,对烟气进行过滤,颗粒床区与内循环区之间设置有筛板,筛板上有开孔,使得内循环区的气流顺利进入颗粒床区,并使得颗粒床区的滤料保持在筛板之上;出气管与颗粒床区相通,颗粒床区的上部设置第三换热器,烟气经第三换热器后进入出气管,第三换热器对流经的烟气有加热抬升作用;颗粒床除尘器的下部设置有灰斗和清灰阀;颗粒床除尘器的顶部设置有减速电机和转轴,转轴与双层颗粒床的耙式清灰装置相连接;颗粒床的两端开孔设置滤料进口和滤料出口。
颗粒床区的滤料采用陶瓷颗粒,粒径范围取3-6mm;颗粒床区的滤速取0.5-1.5m/s。
颗粒床除尘器第一换热器控制进气管内烟气温度下降70-80℃,第二换热器控制内循环区筒形隔板外侧的烟气温度下降30-40℃,第三换热器对即将进入出气管的烟气加热升温20-30℃。
一种节能改良型颗粒床除尘器的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10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波天线等离子体源
- 下一篇:气动塞规检测用自动对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