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四参数试验确定岩石变形破坏宏细观全过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9984.9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2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高亚楠;兰东昊;张玉栋;王云龙;郭鹏;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B17/04;G01B21/32;G01N23/20 |
代理公司: | 徐州苏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43 | 代理人: | 张旭 |
地址: | 2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参数 试验 确定 岩石 变形 破坏 宏细观 全过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四参数试验确定岩石变形破坏宏细观全过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A、首先对需测试的工程岩体取样,将取样后的岩体进行试样加工,制作成圆柱体试样;
B、将圆柱体试样放置到压缩试验系统中的试验机上,并将变形传感器和声发射探头贴在圆柱体试样表面,然后开始压缩试验,在压缩试验进行的同时,通过声发射探头收集声发射数据,通过变形传感器收集圆柱体试样表面的变形数据;
C、根据有限变形理论,对步骤B收集到的变形数据进行计算,得出每一应力水平下能够表征材料宏观变形特性的参量—平均整旋角θ,具体为:
其中,为变形梯度;正交变换为旋转张量;而对称变换为应变张量,表达式如下:
试验测量时应变分量是基于小变形理论计算得出的,即:
式中,ui|j为位移协变导数,为小变形应变;
结合小变形应变分量和有限变形应变分量能得到:
式中,为转轴方位张量;
根据胡克定律,一维弹性无损的本构方程为
σ=ES (5)
由式(4和式(5)可得:
上式中σ为应力;
将式(6)推广至三维情况则能写为
在三轴试验中结合式(10)得出:
在三轴压缩试验中有如下假设:
则式(8)能写为
由式(12)得出平均整旋角θ的计算公式:
从而计算得出平均整旋角θ;
D、对步骤B收集到的声发射数据采用G-P算法,计算声发射时间分维数DT,根据空间投影法计算声发射空间分维数DS,具体为:
将声发射信号的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则每一个时间序列对应一个容量为n的序列集:
X={x1,x2,…,xn} (12)
式(12)能构造一个m维的相空间(m<n),先取m个数作为m维空间的一个向量
X1={x1,x2,x3...xm} (13)
然后右移一个数据再取m个数构成第二个向量,以此类推,构成N=n-m+1个向量,相应的关联函数为:
式中,H为Heaviside函数;r为给定的尺度;在给尺度r取值时,为避免分散性,取r=kr0,k为比例系数双对数坐标系中能得到n个点,对n这个点进行数据拟合,若结果为直线,则表明声发射序列在给定的尺度范围内具有分形特征,直线的斜率就是声发射参数的声发射时间分维数DT,即
DT=lgW(r)/lg(r) (15)
对于DS,采用空间盒维数覆盖,盒维数的定义:
其中,N(r)为特征尺寸大于的离散体数目,C是材料常数,上式的另一形式为数目半径关系为:
其中,r为覆盖自然离散体的不同半径,M(r)是半径为r的圆内所覆盖的离散体数量,两边取对数得到:
lgM(r)=lgC+Dslg(r) (18)
DS为声发射空间分维数;
E、当压缩试验完成后,对试样破裂面进行SEM扫描电镜试验,获得破裂面细观形貌,观测破裂面形貌,并计算破裂面分形维数DA;
计算以δ为大小的单位覆盖图像所需要的单位数量为N(δ),DA=-log(N(δ))/logδ;
F、由于平均整旋角θ的变化对应着岩石变形的各个过程,包括压缩过程中压密阶段、线性阶段以及塑性屈服阶段,因此最后根据获得的峰值强度前每一应力水平下声发射时间分维数DT、声发射空间分维数DS和破裂面分形维数DA与同一应力水平下的平均整旋角θ进行综合分析,得出θ与DT、DS、DA的数学趋势关系,具体公式为:
θ=a*DT+b*DS+c*DA (19)
最终得出a、b和c的值,从而建立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的宏细观之间的定量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998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